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焦点图片新闻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新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开始施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三大亮点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4-02 15:02:07 查看次数:182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题:新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开始施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三大亮点

  新华社记者白阳

  我国拥有丰富的水下文物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水下文物保护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日益增多。

  2022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司法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修订的条例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水下文物保护工作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完善有关制度措施,解决水下文物保护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细化水下文物保护区制度

  水下文物保护区制度是实施水下文物原址保护的重要手段。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修订的条例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对划定公布水下文物保护区的情形、程序、保护措施等做了具体规定,为今后各地划定公布水下文物保护区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根据条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将水下文物分布较为集中、需要整体保护的水域划定公布为水下文物保护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划定和调整水下文物保护区的单位应当制定保护规划。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保护规划明确标示水下文物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条例还规定,在水下文物保护区内,禁止进行危及水下文物安全的捕捞、爆破等活动。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追究法律责任。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下文物保护的关系

  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保护文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新修订的条例专门增加有关内容,更好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水下文物保护合力。

  近年来,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养殖、捕捞等行业,大量上马水下建设工程,给水下文物保护带来不利影响。条例对此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水下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下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水下文物安全。

  在中国管辖水域内开展科学考察、资源勘探开发、旅游、潜水、捕捞、养殖、采砂、排污、倾废等活动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不得危及水下文物的安全。在中国管辖水域内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组织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需要进行考古发掘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

  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水下文物的义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以任何方式发现疑似水下文物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文物主管部门,并有权向文物主管部门举报违反本条例规定、危及水下文物安全的行为。

  明确水下文物有关管理执法机制

  水下文物保护涉及文物、渔业、水利、海警等诸多领域。三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新修订的条例进一步明确水下文物的有关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避免“九龙治水”。

  一是明确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水下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权限;二是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明确海上执法机关在水下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执法职责,赋予其行政执法、治安管理和打击犯罪等权限;三是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和执法协作。

  比如,文物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海上执法机关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水下文物保护执法工作,加强执法协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在水下文物保护工作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享水下文物执法信息。

  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我国沿海和内陆重点水域水下文物资源调查,推动各地核定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公布一批水下文物保护区;加强央地合作,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水下考古项目,及时发布考古成果,加强水下文物展览展示;健全海上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适时开展我国管辖海域内重点区域的水下文物执法专项行动,打击盗捞、走私水下文物等犯罪活动等。

上一条:中国铁道博物馆·0号机车
下一条:古人“点赞”靠印章
相关文章
 中国民族书画院——助力西湖艺术·家构建永不落幕的艺术博览会 2024-01-25 17:09:30
 落实三项举措 携手创建杭州文化新品牌 2023-07-27 09:15:32
 精赏扬州八怪画“四君子” 2018-11-06 13:57:42
 更好发挥文物考古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国家民 2023-12-05 10:50:48
 胡立新居士诗书作品——红梅 2011-06-13 10:51:53
 宋建民先生坐客龙坞贫道子文化会客厅 2023-10-20 21:29:17
 山水画作品 2011-06-09 11:55:30
 望远中国画作品展在杭州宋韵美术馆举行 2023-04-28 16:00:14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阳高县云林寺首届丁香诗会:古韵新声 共赴诗
 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民族书画院联合
 中国民族书画院2024年艺术交流会在京成功举
 之江同心·艺术点亮乡村莲都行启动胡立新诗
 胡立新诗书画新水墨展启幕 杭州大剧院二十载
 【展讯】杭州大剧院建院二十周年|胡立新诗
 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 楼炳文一行龙年新
 中国民族书画院——助力西湖艺术·家构建永
 国家民委与国家文物局签订合作协议
 更好发挥文物考古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胡立新受邀出席2023杭州文物古玩艺术品交流
 胡立新就《厚德清风》秋季首拍与何明德先生
 艺启共享 stART sharing 第二十四届(2023)西
 章猛进先生作客贫道子文化会客厅
 宋建民先生坐客龙坞贫道子文化会客厅
  阅读排行  
 胡立新居士小篆作品——水到渠成
 胡立新居士为湖南南岳衡山题写
 胡立新居士诗书作品——早梅送素艳
 史上最全的老北京城门珍贵照片
 胡立新居士在国际道教大会上作“抱朴守真与
 闽南梅花王杨玉勋画胡立新居士梅花诗意图 <
 闽南梅花王杨玉勋画胡立新居士梅花诗意图 <
  龙年正月初一观天坛祭天大典
 中国书协妇女工作委员走进海淀区彩和坊小学
 访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谁该纪念梁思成与林徽因?
 胡立新居士汉简书法——王昌龄《出塞》
 云南三年干旱力证全球暖化危机
 闽南梅花王杨玉勋画胡立新居士梅花诗意图<二
 海外高僧学者谈佛法对现代人的启示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