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诗词园地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谢路军——略论胡立新居士诗歌中的道家精神(转载)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0-09-10 10:36:34 查看次数:1722

略论胡立新居士诗歌中的道家精神


谢路军

 
      胡立新居士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作家、书法家和诗人,现任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书画院院长,有多种论著及《胡立新书文集》在社会上流行,新浪网开辟有“胡立新居士国学大讲堂”,其书画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都曾进行专题报道。

    胡立新居士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在诗歌方面的成就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胡先生的诗歌在思想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可谓中西思想合璧、儒释道思想兼综。有人曾对其诗歌在禅学方面的贡献做过探讨。本文拟探讨胡先生的诗歌在道家精神方面的贡献。

    所谓道家精神,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去把握,一是崇尚自然,二是清净无为。这两方面堪称道家精神的总纲,而自然与无为又有着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从这两方面入手正可以揭示胡先生的诗歌的道家思想的特质。

 
                                  一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意思是说,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有人将“自然”解释为“自然而然”;也就是说,道取法于自然而然;即事物本来如此,反对人工伪饰。

    胡先生在谈到写诗的缘起时就流露出其道家思想的崇尚自然的精神。他说:“我从一个浙江中部山村的放牛娃开始,几经人生洗礼,诗心不灭,时有感触,即以诗记之,但不予示人,只为自乐与抒怀。人至天命,依然感慨万端,更以诗来叙大千世界的百般造化。集腋成裘,竟已过千首。暮然回首,一路聊来轻轻走,不觉已过万重山。难得挚友亲朋传阅而相互告知,更难得志士同仁催促能出个全集以飨其爱。呜呼哀哉!吾本不是一个诗人,随意而写,心性无为,拈花惹草,虫鸣山水,喃喃自语,方便风开。又怎能示之于大众乎?无奈,他们逼得紧,如同催债,吾亦只好从命,便从千首中择其一二,成其小册,聊寄诗怀,并以翰墨相映。”可见,胡先生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一个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胡先生的写诗风格是随顺自然,有感而发,不做无病呻吟,是心灵之花的自然绽放。

    《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咏言”。

     胡先生认为,诗是启悟于人的,不一定非要按照诗歌的平仄音律,而要把理说清,把意道明就可以了。他非常推崇唐代著名僧人寒山子的诗歌,认为寒山子的诗不拘泥于平仄音律,在退隐之间,黄老思想即见;寒山子最早信奉儒家,后来推崇道家,最后皈依了佛门,他正是有感于“神仙不可得,烦恼计无穷。岁月如流水,须臾作老翁”才皈依佛门的。胡先生深受寒山子诗风的影响。胡先生曾说:“我作诗词,以抒心志为主,兼以禅道观照。境由心造,诸物萦怀,不媚韵律,不拘平仄,唱偈同达,流水为韵”。由此可见,胡先生的诗歌不拘泥于已有的诗歌形式,是以高山流水、崇尚自然为时尚,反映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的精神境界。

    胡先生的天道自然无为的精神境界凝聚在其诗歌中的经典名句之中,如  “鸿雁数只翩翩下,斜行绕回古树间”,将大自然中的鸿雁绕树的景象描摹得惟妙惟肖,令人觉得真实而自然,无人工雕琢之痕迹,可谓神来之笔;“登高心空入云端,大地苍茫尽相忘”,则将人登高之后物我两忘的心境抒发得一览无余;“山中流水可见遇,声声清音野山知”,反映了作者超然物外的胸襟和回归自然的洒脱的心境。这正如作者本人所形容的那样:这些诗句“皆吾之心声耳。吾以为,诗分有我与无我之境,有我为入世,无我为出世,畅游于有我与无我之间,方得谛听天地之心语耳!”

     胡先生写诗注重随顺自然,把生活中的真实感受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这是尤其难能可贵的;也正是能打动读者心弦的魅力所在。他在《怀春偈》中写道:“春色年年好,为何不领桃。心念苦涩涩,忧愁不可了。”淡淡的愁,涩涩的念,把春情撩拨人心的思绪跃然纸上,有一种青春的感伤、一种失落和一种无奈,读来令人欲罢不能。胡先生还有一首《咏电梯》的诗,更说明了其创作灵感来自最真实的生活,体现了作者非凡的洞察力和感悟力。诗云:“手传心印门自开,神悠自如意随来。虽有冷落惨淡时,深入定中锁清秋。”将人在电梯旁的稍纵即逝的感受捕捉得淋漓尽致,而且将这种感受进行了哲理化、艺术化的处理。
    刘向在《说苑·谈丛》中说:“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

    在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写诗的灵感,说明胡先生正是以崇尚自然的道家风范为其诗歌特点。难怪胡先生能有写出上千首诗作的激情,诗伴随着他的生活,起心动念都离不开诗,胡先生的人生可谓诗化人生!

    胡先生曾言自己特别钟情于“禅诗”。实际上,中国的禅宗是最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乃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自然也不乏道家的精神养料。禅宗所倡导的“任运随缘”、“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秋风送白云”的境界和“平常心是道”的精神旨趣与道家的“道法自然”的追求天然相通。所以,在胡先生的诗歌中可以挖掘出道家精神的底蕴是很自然的。

 
                                二

     道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所谓“无为”,并非一无所为,是要人不妄为,要顺物之性而辅助之;即要因势利导,顺应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精神体现在诗歌上就是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也就是,诗歌创作要留有余地,留下让人想象的空间。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嵇康等人的诗句中早已有了这样的意象与境界,胡先生的诗歌也在追求这种艺术境界。

    胡先生的《琴声》中所突出的“弦外之音”就是这一艺术境界的体现。诗云:“若言琴声无情调,为何声声总入耳。只因弦外有知音,心心连丝弦上聊。”表面是在弹琴,实际上是弦外有音,在诉说一种离情别绪。琴弦是一种无字书,却可以把人的丰富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所以,“弦外之音”实际上是道家所宣扬的“有生于无”思想的翻版。

    胡先生曾在湘江边感慨:“湘江有情秋水茫,冷月低落随缘生。道是无情亦有情,相思不需鹧鸪啼。”(《鹧鸪无啼》)后两句将道家的“无”与“有”的哲理进行了诗化语言的描写。真正的情感是不单靠语言说出来的,真正的相思也不是靠鹧鸪的啼叫传递的,正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此处无声胜有声”!胡先生还有一首《惜春》的诗,意境与此有相通之处。诗云:“春风匆匆过都城,长亭古道清幽声。何嫌春来即归去,道是无情却有情。”       
     魏晋玄学探讨的主要有三大议题,即有无之辩、言意之辩和自然与名教之辩。在“有无之辩”中提出“贵无”和“有生于无”的思想;在“言意之辩”中强调“得意忘言”的精神;在“自然与名教之辩”中倡导“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精神(这一派以嵇康、阮籍和向秀等人为代表)。这三大议题的精神在艺术领域均有体现。

   “得意忘言”的精神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就是追求美妙的意象和幻境,以精神思维创造出“第二自然”和理想的境界。谢灵运和陶渊明的诗都是如此。胡先生也在努力追求这种创新的境界,他说:“作诗若坐禅,跳出巢凌外。春草戏池塘,等闲便超然。”(《学诗偈》);又言“作诗语意传,会意超律声。心无搜肠句,通达连碧天。”(《学诗偈(二)》)作者以独具的慧眼“取巧自然道”,创作出“高山流水听知音”(《作诗禅》)的理想境界。

      胡先生的《嬉钓诗》就是在践行“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诗云:“一波动,万波随,一尺竹杆,一线随。戴蓑笠,布袋随,撒把米食,鱼儿随。吾心嬉,它嗔随,跳东跃西,月明随。月明随,载船归,两袋空空,心空随。” 这首诗对垂钓者的情形做了细腻的刻画,读来合辙押韵、琅琅上口,韵味十足,描述的是一幅情趣盎然、生机灵动的垂钓图画。其实,作者在事象的描述中,蕴涵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悠然自得的人生意境。正如作者自己所言:“ 我所作的《嬉钓诗》中的垂钓者,是心性的释放,是超越了‘得’与‘失’的达者,是随遇而安的空明,徒增了生活的斑斓与多彩。”

     胡先生还有一首《一剪梅》的诗,也反映了其物我两忘的情怀。诗云:“小巷深深一小舍。没有尘埃,却有书台。丹青翰墨胜蓬莱,山也闲哉,水也闲哉。  。。。。。。得也悠然,失也悠然。鸡鸣晨起我心怡,不是达者,谁是达者?。。。。。。荷花月明夜晚凉,正好吃茶,又好坐禅。”这首诗的意境是得道之人才可以有的一种精神愉悦,被名利所羁绊的俗人是无法体会的。老子曾说:“知足者富”。这句名言启发了很多人。只有把尘世中的一切都看穿的人才可以在小巷中的一间小舍品味书香,做吃茶和坐禅的“达者”。我想,作者正是这样一位“达者”才可以写出这样的清新飘逸的诗句吧!

 
                                三

     在作者的心目中,他一直羡慕憨态可掬的牧童。这与作者孩提时代曾做过牧童的经历有关。他认为,孩提时代的牧童生涯让人难以忘怀。于是,一首写牧童的诗歌应运而生。诗云:“水牛背上一清秋,牧童横眠吹一曲。一雨一草一明月,皆是入禅一知音。”(《牧童一禅词》)回归牧童,仰望星空,花草月明,浑然一境!作者还写有《牧童歌谣》:“三月哪个里呀三呀,花嫩草初长。三五哪个牧童呀,把芒鞋蓑笠装。三村哪个六林呀,骑牛来放养。三六哪个笛声呀,稚童齐欢唱。日落哪个西斜呀,嬉笑归去忙。”这两首诗都体现了作者追求返老还童、回归自然的道家情怀。

     胡先生的诗歌中还借鉴了很多道家所常用的词汇,如“紫气东来”、“返老还童”等。他在《咏鸡》这首诗中就有“头上半轮初日升,满身紫气显精神。”汉代刘向《列仙传》记载:“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这就是“紫气东来”的由来。 胡先生还创作过一首《骑牛》的诗。诗云:“骑牛出西关,葫芦一空装。告别道尘客,机关尽相忘。”将老子的出世思想用诗的语言进行了描述。艺术创作是心灵与思想的具体表现,具有高度精神性的特质,它所透露的是作者对个人生命的诠释。

    胡先生有的诗歌的题目就是道家常用的词汇,如他曾作《逍遥游》一诗。诗云:   “朱门何足羡,蓬莱更胜仙。山林出清风,烦心可居游。灵溪少波涛,鱼乐不相斗。洞观最安静,放下即是天。” 这首诗体现了佛道相融的思想。它不仅仅包含着庄子的《逍遥游》,更是追求蓬莱仙境,让人在“放下”中超脱自我,灵溪鱼乐,洞观见天。其中的“鱼乐不相斗”的句子很有创意,是作者善于观察的结果。鱼不象自然界中的老虎、狮子和狼等相互争斗,而是和平共处、其乐融融。所以,作者抓住了鱼的这一特性,对鱼大加赞赏。他有很多描写鱼的诗句,如《劝鱼歌》中是这样描写的:“池塘清清闻香鲜,洞洞察察莫偷闲。暗藏玄机是纶钩,心比钓竿更分明。”又说:“鱼吃香饵不上钩,来回举手酸臂儿。忽有一鱼跳头上,抛竿猛抓落水中。”前首以静而观,察之秋毫;后首以动而观,更道明谁钓谁?这些诗句都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胡先生还有一首《新四季吟》的诗词也有关于鱼的描写。诗云:“春风花草香,游赏过池塘,踏花归去心何忙。邀嘉客,醉壶觞,曲吟满亭芳。初夏正清和,鱼戏动新荷,江南处处好烟波。银浪里,掷金梭,闲唱采莲歌。秋景入郊墟,文作可卷舒,年年读尽一车书。出小屋,步云聚,淡淡舍中居。冬岭雪孤松,又出舞回风,鸟雀争栖飞上桐。人影瘦,月朦胧,人在冷鲜宫。”其中的“鱼戏动新荷”的句子,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把盎然的春意渲染得醉人心脾。       
     不过,作者对鱼的兴趣也与道家思想的影响是不可分开的。庄子就对鱼很感兴趣。《庄子·外篇·秋水》中有一段名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体会出了魏晋时期的郭象在注解《庄子》时得出了“自足其性”或曰“适足其性”的思想,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它给我们的启迪是,“人各志,自风流”,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许并不适合所有人,却一定最适合自己。我们又何必以自己的标准,去强加给别人呢?或者说,别人何必以他们的生活标准来要求我呢?鱼的生活成了庄子追求快乐生活的范本。所以,胡先生对鱼产生浓厚的兴趣,写出很多关于鱼的诗歌也就不足为怪了。

    道家的柔弱不争的思想在胡先生的诗歌中也有表现,如他的《咏丁香》中这样写道:“甘居柔弱袭幽人,不图浮华醒中生。一肠愁思今开解,意韵深远满枝寻。”诗中把丁香的甘居柔弱和不图浮华的特性进行了描述。《道德经》中推崇的得道之人的品行是“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的“不敢为天下先”就有柔弱不争的意思。所以,道家哲学又有“弱道哲学”之称。老子又说:“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丁香虽然不追求浮华和张扬,却能“意韵深远”。可见,胡先生的这首诗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如出一辙。胡先生的《咏石灰》的诗,更是把道家的“弱道”思想发挥到了极致。诗云:“甘愿万击神自定,烈火焚身住真闲。本性无我何言苦。留得清白万世情。”石灰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奉献精神,却“功成而弗居,”把“清白”留给人间。可见,胡先生在诗歌中对道家思想的运用是非常成功的。

     在道家思想的发展中,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早期道教组织五斗米道中有一官职,就叫“祭酒”。魏晋玄学的很多代表人物都是借酒抒发内心的感受,阮籍、嵇康和竹林七贤中的人物等都是著名的酒仙。道士的代表人物李白,就是著名的“酒仙”;世上流传着李白关于饮酒的诗有多首,都脍炙人口、广为传颂;所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更是家喻户晓。胡先生对酒文化也情有独钟,他有多首描写酒的诗歌。如《酒词令(一)》:“情人的泪看到情人的泪,一滴就醉;只因内心用情多,轻轻的揉揉就碎;恩恩怨怨,哪分什么是与非,又有谁能说的清,爱情这杯酒,竟然一喝就醉。”爱情这杯酒不可轻易品尝啊!《酒词令(二)》:“杯酒相对你是清心酒,我是明目杯;我为你引路,你为我开怀;杯酒不分离,深情总相对,今问你,大醉一场悔不悔?”为情而醉不后悔啊!《酒词令 (三)》:“江湖乐,江湖苦,人在江湖游,哪能不喝酒;心在江湖漂,哪能不喝高。”江湖之人是离不开酒的。《酒词令(四)》:“喝酒不问得失时,今日喝酒今日醉,只因你心太疲惫;人生多有得失时,得也过,失也过,酒外世界销魂魄!”即人清醒时分总是患得患失,身心疲惫;而酒却可以让人忘记烦恼!

     可见,酒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道家是推崇归隐的文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酒成为仁人志士从入世走向出世的媒介。所以,酒文化也就成为道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胡先生的《酒词令》的出现,与道家文化有着不解的渊源关系。

      胡先生的诗歌有千首之多,以上是仅就部分诗歌的道家思想作了些粗浅的分析,挂一漏万、臆测妄评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谢路军   当代中国著名道学家、哲学与宗教研究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条:诗、书与禅——《胡立新禅道诗书选集》读后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新篇
相关文章
 胡立新居士诗词——动荷嬉 2011-07-11 09:20:38
  胡立新居士诗词——涅槃荷 2011-10-08 10:11:21
 胡立新居士诗词——一面光 2011-10-08 10:10:22
 胡立新诗词——君臣道合 2012-11-12 10:48:30
 胡立新居士诗词——春山图 2011-10-08 10:08:58
 胡立新居士诗词——容易 2012-08-07 09:38:03
 胡立新诗词——一 2012-11-12 10:36:51
 胡立新诗词——不言谢 2013-03-18 10:25:41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阳瘟转阴破小寒》
 胡立新诗词400首
 胡立新居士诗词——游重庆古剑山
 胡立新诗词——良言
 胡立新诗词——绿梦行
 胡立新诗词——为善
 胡立新诗词——醒
 胡立新居士诗词——欢喜
 胡立新居士诗词——落花偈
 胡立新居士诗词——淑女行
 胡立新居士诗词——破墨林
 胡立新居士诗词——通途
 胡立新居士诗词——真趣
 胡立新居士诗词——道客
 胡立新居士诗词——家客
  阅读排行  
 胡立新居士诗词——信天游
 胡立新居士诗词——戒定慧
 胡立新居士诗词——寻牛
 胡立新居士诗词——居
 胡立新居士诗词——禅者
 胡立新居士诗词——禅衣
 胡立新居士诗词——山客
 胡立新居士诗词——灭见
 胡立新居士诗词——骏马
 胡立新居士诗词——月影
 胡立新居士诗词——无法
 胡立新居士诗词——画鬼
 胡立新居士诗词——一宿觉
 胡立新居士诗词——六祖慧能三赴韶州曹溪布
 胡立新居士诗词——题慧可悟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