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站内公告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居士——诗 歌 随谈”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1-07-11 09:39:55 查看次数:12935
胡立新居士——诗 歌 随谈”
                                                            


一、中国古代诗歌的产生及其内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无数优秀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绽放出灿烂的光辉。诗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的文学形式,可追溯于原始社会(那时候的诗更侧重于“歌”,也可称之为歌谣)。劳动产生歌谣,歌谣也是劳动时所呼喊的劳动号子,将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予以淋漓的发泄,而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诗(歌)。诗是言志抒情的语言,用唱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就是歌。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更加广阔,情感更加丰富,诗歌也在不断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诗歌记载应该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相传是黄帝时的作品。其词为:“继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指禽兽)。”诗中回忆了狩猎的过程,反映了渔猎时代的社会生活。而《礼记》中记载的《蜡辞》,据说是神农时的作品。《论衡》中载有《击壤歌》,据说是尧时的作品。此外还有《文心雕龙·明诗》所谓“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对于这些作品的记载,其可靠程度有待进一步考证。
   《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咏言。”这是中国历代诗人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创作原则,但在各时代对“志”的含义理解是不同的。汉儒把“志”理解成合乎儒家礼教的思想,提出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序》)。魏晋时,诗人们认为“志”应该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露,西晋诗人陆机因而提出了“诗缘情”的主张(见陆机《文赋》)。可以说,“言志”和“缘情”成了中国古典诗论两个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正如唐代孔颖达所言:“在已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五年》)。“诗言志”,就是用诗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诗为情所发,这个情,来自于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感慨,对自然、对生命本质的解剖和呼喊。既对大自然和生命唱赞歌,又对世俗的伪道德、伪哲学、伪思想、伪宗教、伪官僚的种种枷锁的痛斥。它还原人性和生命的真谛,对自由和人权的追求和向往,它揭开物欲横流的肮脏面纱,它高举真善美的大旗,进而进入感性和理性高度相融的和谐王国世界。“志”的最高境界,应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是诗歌创作的大情所在。有了这样的情和爱,才有大志,有了这样的大志,才有致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使人类历史和文明生生不息的延续、创造和发展。所以我要说,只提“诗言志”显然是很单薄的,既是“诗言志”,还应是“诗言理”,“诗言道”,“诗言禅”,“诗言德”。
   “诗言理”在宋代是很风行的,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就是一个“理”字。还有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是一个“理”。 “诗言道”当推宋代的邵雍,它是道学家中最喜欢作诗的,所著《伊川击壤集》中说;“《击壤集》,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正因为有此说,他才会有“睡觉东窗日已红。”这样的句子。“诗言禅”是自禅宗开创以来沿袭下来的传统,历代大德高僧的禅诗都不少。尤为著名的当属王梵志、近代最为著名的八只头陀。王渔阳(士祯)这样说:“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香祖笔记》卷八)“诗言德”也是中国诗歌乃至文学创作上的传统,诗歌作为整个文学作品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它始终是在教谕与抒情中阐发着道德的力量,是真善美的融合。早在建安时代,曹丕就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谓文章,亦是诗也!但中国的诗歌,把道德的内容总是涵盖在自己的意象与意境之中,寓德于境,寓德于情。“平日里明理养气,于孝悌忠信大节,从日用起居,及外间应务,平平实实,自家体贴的真性情,时时培护,字字持守,不为外物摇夺,,久之,则真性情方才固结到身心上,即一言语,一文字,这个真性情时刻流露出来。”(《与汪居士论诗》)
“志”、“理”、“道”、“禅”、“德”等等这诸多方面精神因素构成了中国诗歌情感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因为中国诗歌的多方面的不同表达和人生意象与境象,才是中国诗歌创作丰富而鲜活的文化沉淀所在,也是其思想灵魂所在,为人们所千古传颂的秘密所在。
二、诗歌的形态
   关于诗的形态,据《尧典》载:“声依永,律和声”。应是合于声律,可配乐歌唱的。这应该说是中国早期诗歌之特点。随着时代之变迁和诗歌自身之发展,诗的形态随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声律方面的变化,《尧典》所谓合于声律,是指诗要合于音乐的声律节奏。后来诗歌逐步脱离音乐,走向独立,诗人们进而追求诗歌语言本身的声律节奏,于是,声律学随之而生,律诗亦因此形成。而另一显著变化则表现在字句上,由四言诗过渡到五言,七言,最后形成字、句固定的五、七言律诗和古体诗。
三、关于四言诗
    应该说,我国最早的成熟诗体是四言诗,即四字一句,数句一章,再由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若干章组成一篇,便于反复咏唱。代表作品有《诗三百》,或称《诗》,汉儒尊之为《诗经》。这是中国文字史上公认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它的编定时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中叶,春秋晚期。关于《诗三百》、《毛诗序》和《周礼·太师》都有所谓“六义”之说。《毛诗序》言:“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孔颖达《毛诗正义》卷1认为:“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则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换言之,风、雅、颂是指诗的体裁,就音乐而言,《诗经》各篇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所以《墨子·公孟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司马迁也说,孔子曾弦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全书又分风、雅、颂三个部分,也是由于音乐的不同。实际上,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15个地方的风土歌谣。雅则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之意,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声。颂则是形容之意,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至于赋、比、兴,指作诗之法,与修辞有关。宋代朱熹《诗集传》也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陈述铺叙之意,如《诗·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就是。比,其实就是譬喻,它“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文心雕龙·比心》),通过譬喻而使形象更加生动和鲜明,如《相鼠》,《硕鼠》就是用老鼠来比喻统治阶级的可憎可胡立新居士——诗 歌 随谈
                                  

                                        


一、中国古代诗歌的产生及其内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无数优秀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绽放出灿烂的光辉。诗是中国古代产生最早的文学形式,可追溯于原始社会(那时候的诗更侧重于“歌”,也可称之为歌谣)。劳动产生歌谣,歌谣也是劳动时所呼喊的劳动号子,将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予以淋漓的发泄,而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诗(歌)。诗是言志抒情的语言,用唱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就是歌。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更加广阔,情感更加丰富,诗歌也在不断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诗歌记载应该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相传是黄帝时的作品。其词为:“继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指禽兽)。”诗中回忆了狩猎的过程,反映了渔猎时代的社会生活。而《礼记》中记载的《蜡辞》,据说是神农时的作品。《论衡》中载有《击壤歌》,据说是尧时的作品。此外还有《文心雕龙·明诗》所谓“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对于这些作品的记载,其可靠程度有待进一步考证。
   《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咏言。”这是中国历代诗人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创作原则,但在各时代对“志”的含义理解是不同的。汉儒把“志”理解成合乎儒家礼教的思想,提出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序》)。魏晋时,诗人们认为“志”应该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露,西晋诗人陆机因而提出了“诗缘情”的主张(见陆机《文赋》)。可以说,“言志”和“缘情”成了中国古典诗论两个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正如唐代孔颖达所言:“在已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五年》)。“诗言志”,就是用诗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诗为情所发,这个情,来自于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和感慨,对自然、对生命本质的解剖和呼喊。既对大自然和生命唱赞歌,又对世俗的伪道德、伪哲学、伪思想、伪宗教、伪官僚的种种枷锁的痛斥。它还原人性和生命的真谛,对自由和人权的追求和向往,它揭开物欲横流的肮脏面纱,它高举真善美的大旗,进而进入感性和理性高度相融的和谐王国世界。“志”的最高境界,应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是诗歌创作的大情所在。有了这样的情和爱,才有大志,有了这样的大志,才有致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使人类历史和文明生生不息的延续、创造和发展。所以我要说,只提“诗言志”显然是很单薄的,既是“诗言志”,还应是“诗言理”,“诗言道”,“诗言禅”,“诗言德”。
   “诗言理”在宋代是很风行的,苏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就是一个“理”字。还有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还是一个“理”。 “诗言道”当推宋代的邵雍,它是道学家中最喜欢作诗的,所著《伊川击壤集》中说;“《击壤集》,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正因为有此说,他才会有“睡觉东窗日已红。”这样的句子。“诗言禅”是自禅宗开创以来沿袭下来的传统,历代大德高僧的禅诗都不少。尤为著名的当属王梵志、近代最为著名的八只头陀。王渔阳(士祯)这样说:“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香祖笔记》卷八)“诗言德”也是中国诗歌乃至文学创作上的传统,诗歌作为整个文学作品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它始终是在教谕与抒情中阐发着道德的力量,是真善美的融合。早在建安时代,曹丕就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谓文章,亦是诗也!但中国的诗歌,把道德的内容总是涵盖在自己的意象与意境之中,寓德于境,寓德于情。“平日里明理养气,于孝悌忠信大节,从日用起居,及外间应务,平平实实,自家体贴的真性情,时时培护,字字持守,不为外物摇夺,,久之,则真性情方才固结到身心上,即一言语,一文字,这个真性情时刻流露出来。”(《与汪居士论诗》)
“志”、“理”、“道”、“禅”、“德”等等这诸多方面精神因素构成了中国诗歌情感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因为中国诗歌的多方面的不同表达和人生意象与境象,才是中国诗歌创作丰富而鲜活的文化沉淀所在,也是其思想灵魂所在,为人们所千古传颂的秘密所在。
二、诗歌的形态
   关于诗的形态,据《尧典》载:“声依永,律和声”。应是合于声律,可配乐歌唱的。这应该说是中国早期诗歌之特点。随着时代之变迁和诗歌自身之发展,诗的形态随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声律方面的变化,《尧典》所谓合于声律,是指诗要合于音乐的声律节奏。后来诗歌逐步脱离音乐,走向独立,诗人们进而追求诗歌语言本身的声律节奏,于是,声律学随之而生,律诗亦因此形成。而另一显著变化则表现在字句上,由四言诗过渡到五言,七言,最后形成字、句固定的五、七言律诗和古体诗。
三、关于四言诗
    应该说,我国最早的成熟诗体是四言诗,即四字一句,数句一章,再由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若干章组成一篇,便于反复咏唱。代表作品有《诗三百》,或称《诗》,汉儒尊之为《诗经》。这是中国文字史上公认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它的编定时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中叶,春秋晚期。关于《诗三百》、《毛诗序》和《周礼·太师》都有所谓“六义”之说。《毛诗序》言:“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孔颖达《毛诗正义》卷1认为:“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则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换言之,风、雅、颂是指诗的体裁,就音乐而言,《诗经》各篇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所以《墨子·公孟篇》说“弦诗三百,歌诗三百”,司马迁也说,孔子曾弦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全书又分风、雅、颂三个部分,也是由于音乐的不同。实际上,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15个地方的风土歌谣。雅则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之意,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声。颂则是形容之意,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曲。至于赋、比、兴,指作诗之法,与修辞有关。宋代朱熹《诗集传》也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陈述铺叙之意,如《诗·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就是。比,其实就是譬喻,它“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文心雕龙·比心》),通过譬喻而使形象更加生动和鲜明,如《相鼠》,《硕鼠》就是用老鼠来比喻统治阶级的可憎可鄙,而《氓》则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比喻夫妻爱情之变兴。兴,其实也是譬喻,不过,“比显而兴隐”(《文心雕龙·比兴》)。它是用某种表现上与所咏之事并不相干的自然景物,来映衬人情,渲染气氛,如《诗·周南·关雎》以水鸟之和鸣来映衬青年男女相悦相爱之情,《诗·周南·桃夭》则以桃花的明鲜来渲染女儿出嫁时的喜庆气氛等。应该说,诗之六义在中国诗歌史上地位极其重要,因为风、雅、颂表明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声律的关系,赋、比、兴则是贯穿于中国诗歌史始终的最重要的诗歌表现手法。
   《诗经》诸篇之所以均为乐歌,这和周代的采诗制度有关。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周代时,“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周王室的衰微,采诗制度也就废弃了。而其时诸侯卿大夫忙于兼并割据,合纵连横,对于典雅凝重,歌舞从容的四言诗自然更无兴趣,因此四言诗逐步衰退。与此同时,一种直接可以讽诵的,字句较为自由,便于表达内心情志的新诗体-----“楚辞”,在楚国开始出现。“楚辞”本是楚地的诗歌,有着极其浓厚的地方色彩,但因它的体裁特殊,渍染了纵横之风,逐步流变为一种介乎诗、文之间的新文体---赋,速为文人所爱,从而更加速了四言诗之衰亡,诗和乐从此分立。
四、关于五言诗
  中国两汉文坛,基本上是赋的天下。同时,五言诗也开始兴起。其实,五言诗起源颇早,在《诗经》中就有一些五言诗句。这种形式通过民间歌谣继承下来,在汉代,尤其是东汉,有了更大的发展。今存汉乐府民歌(“乐府”就是汉代统治者为效仿周代采诗之风而设立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还有一项任务便是采取民歌。今存汉乐府民歌仅三四十首,保存在宋人郭茂倩所编辑的《乐府诗集》中。五言作品,大部分是东汉时期产生的。相对于四言诗,五言诗虽然只是一字之增,但它增加的是整整一个节奏,故句中容量大了不少,其表现功能也就强的多了,也更给诗句的变化曲折提供了更多余地。同时,相对于赋来说,五言诗比较含蓄婉转,不像赋那样酣畅直露,偏于体物。所以,五言诗更适合于表现人物内心之情志。因而,从东汉开始,文人们纷纷效仿这种民间新诗体,创作五言诗。特别在东汉末年,随着汉帝国名教统治的崩溃,人们开始体认自我价值,追求思想情性之解放,于是,大批抒情为主的文人五言诗应运而生,其中当以被萧统收入《文选》的《古诗十九首》为其杰出代表。这批诗歌,通过对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等日常时世、人事的描写,突出的是一种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哀伤;表现了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生命的执着和对人生的追求。从艺术上看,这批诗歌巧于遣辞、长于比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钟嵘誉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人五言诗走向成熟,其后的建安时期,由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大力提倡与实践,五言诗进入了全盛时期,牢牢地占据了文坛的统治地位,这种情形,贯穿于魏晋南北朝始终,而在这个时期所出现的许多优秀五言诗作者,如阮籍、左思、陶渊明、谢灵运等,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
    五、关于七言诗的兴起
   七言诗,起源并不晚。在《诗经》、《楚辞》中就有,在两汉时也有不少七言的歌谣和谚语。严格说来,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七言诗并没有得到文人的重视,可以说,西汉就没有文人的七言诗,相传为汉武帝与群臣所作的《柏梁台联句》显系伪托。东汉的七言诗也不多,比较可靠的是张衡的《四愁诗》,但颇似骚体,也不能算成熟的七言诗。第一篇真正意义上成熟的七言诗应是建安时期曹丕所作的《燕歌行》,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思妇在秋夜中怀念征夫的心理活动,颇为婉约清丽。曹丕以后的魏晋著名诗人,仍不愿染指七言,直到南朝刘宋时的鲍照,才着实把七言诗大大振作了一番,但七言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仍然不高。七言诗真正进入兴盛的,是在唐开国以后,首先表现为长篇的七言歌行的飞跃发展,接着是七言格律诗的大批涌现,七言诗走向了成熟。
六、关于格律诗
    如果说,《诗经》时代,中国诗歌是处于音乐声律时期,即诗歌是以所配音乐的节奏为节奏,那么,《诗经》以后和声律论产生之前,中国诗歌就处于一种自然声律时期(即文人们凭直觉来调配诗句和声调高低,节奏缓急,但还没有从理论上找出规律)。直到南朝齐代永明年中,著名文人沈约等人创四声八病之说,才正式建立起声律论,从此,中国诗歌进入了格律诗时代。
     在这里,我要说说四声,也就是指古汉语中固有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沈约等人又把四声分成平、仄两部分;平声又称浮声,即指四声中的平声一类,其特点是平缓、轻扬;仄声又称为切响,包括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特点是短促、重浊。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有意识地交互安排平仄声,从而形成一种高低长短互相交替的节奏,正如沈约所谓:“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论》)。八病,具体是指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据《文镜秘府论》所述: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近人从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音者为鹤膝。)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有“月”字,不得更安“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组之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组,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总之,八病指具体安排平仄时所必须避免的声病。
    自从永明声律论产生以后,文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声律来写诗,并结合晋宋以来诗歌中的对偶形式,形成了被称作“永明体”的新体诗,这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又经过梁、陈两代诗人的摸索改进,终于在唐代正式形成格律诗。
七、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划分
    中国文学史上,把唐以前产生的中国诗歌形式称作古体诗,它包括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诗(包括四、五、七言和杂言);把格律诗称作近体诗,包括律诗、排律和绝句,又各分五、七言两类。近体诗除都具有平、仄交替的固定格式之外,还各有以下特点:律诗每首八句,一韵到底,首句或入韵,或不入韵,二、四、六、八句必定押韵;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成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首尾两联不须对仗,颔、颈两联必须对仗。排律是拉长了的律诗,不限句数,一韵到底;首联可以用对仗,也可不用;中间各联一律要用对仗;尾联不用对仗,以便结束。绝句每首四句,在平仄、用韵,对仗诸规律上均取律诗的一半。至于这一半是截取律诗的上半、下半,还是首、尾两联,抑或中间四句,就要看诗人自己的选择了。
中国诗歌的形式,到近体诗的出现,大功告成。应该说,近体诗的出现,促使唐代诗歌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高潮;而唐诗的杰出成就,也主要表现在近体诗上。后人要超越只有另辟蹊径,在词、曲创作方面作突破了。

    应该说,诗歌的形式仅仅只是诗歌的一个方面,它形成了一个可谓独特的“音乐链”,而它的内容,则涉及了我们整个历史所能够表达的人类所有的情感。我认为,在“诗言志”之外,“诗言理”,“诗言道”,“诗言禅”,“诗言德”。。。。,等等诸多的“诗”所表达的还远远地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仅仅有所点示,还没有完全的展开。我愿请更多的方家学者共同探讨,我也将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司空图《诗品*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鄙,而《氓》则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比喻夫妻爱情之变兴。兴,其实也是譬喻,不过,“比显而兴隐”(《文心雕龙·比兴》)。它是用某种表现上与所咏之事并不相干的自然景物,来映衬人情,渲染气氛,如《诗·周南·关雎》以水鸟之和鸣来映衬青年男女相悦相爱之情,《诗·周南·桃夭》则以桃花的明鲜来渲染女儿出嫁时的喜庆气氛等。应该说,诗之六义在中国诗歌史上地位极其重要,因为风、雅、颂表明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声律的关系,赋、比、兴则是贯穿于中国诗歌史始终的最重要的诗歌表现手法。
   《诗经》诸篇之所以均为乐歌,这和周代的采诗制度有关。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周代时,“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周王室的衰微,采诗制度也就废弃了。而其时诸侯卿大夫忙于兼并割据,合纵连横,对于典雅凝重,歌舞从容的四言诗自然更无兴趣,因此四言诗逐步衰退。与此同时,一种直接可以讽诵的,字句较为自由,便于表达内心情志的新诗体-----“楚辞”,在楚国开始出现。“楚辞”本是楚地的诗歌,有着极其浓厚的地方色彩,但因它的体裁特殊,渍染了纵横之风,逐步流变为一种介乎诗、文之间的新文体---赋,速为文人所爱,从而更加速了四言诗之衰亡,诗和乐从此分立。
四、关于五言诗
  中国两汉文坛,基本上是赋的天下。同时,五言诗也开始兴起。其实,五言诗起源颇早,在《诗经》中就有一些五言诗句。这种形式通过民间歌谣继承下来,在汉代,尤其是东汉,有了更大的发展。今存汉乐府民歌(“乐府”就是汉代统治者为效仿周代采诗之风而设立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还有一项任务便是采取民歌。今存汉乐府民歌仅三四十首,保存在宋人郭茂倩所编辑的《乐府诗集》中。五言作品,大部分是东汉时期产生的。相对于四言诗,五言诗虽然只是一字之增,但它增加的是整整一个节奏,故句中容量大了不少,其表现功能也就强的多了,也更给诗句的变化曲折提供了更多余地。同时,相对于赋来说,五言诗比较含蓄婉转,不像赋那样酣畅直露,偏于体物。所以,五言诗更适合于表现人物内心之情志。因而,从东汉开始,文人们纷纷效仿这种民间新诗体,创作五言诗。特别在东汉末年,随着汉帝国名教统治的崩溃,人们开始体认自我价值,追求思想情性之解放,于是,大批抒情为主的文人五言诗应运而生,其中当以被萧统收入《文选》的《古诗十九首》为其杰出代表。这批诗歌,通过对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等日常时世、人事的描写,突出的是一种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哀伤;表现了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生命的执着和对人生的追求。从艺术上看,这批诗歌巧于遣辞、长于比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钟嵘誉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人五言诗走向成熟,其后的建安时期,由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大力提倡与实践,五言诗进入了全盛时期,牢牢地占据了文坛的统治地位,这种情形,贯穿于魏晋南北朝始终,而在这个时期所出现的许多优秀五言诗作者,如阮籍、左思、陶渊明、谢灵运等,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
    五、关于七言诗的兴起
   七言诗,起源并不晚。在《诗经》、《楚辞》中就有,在两汉时也有不少七言的歌谣和谚语。严格说来,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七言诗并没有得到文人的重视,可以说,西汉就没有文人的七言诗,相传为汉武帝与群臣所作的《柏梁台联句》显系伪托。东汉的七言诗也不多,比较可靠的是张衡的《四愁诗》,但颇似骚体,也不能算成熟的七言诗。第一篇真正意义上成熟的七言诗应是建安时期曹丕所作的《燕歌行》,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思妇在秋夜中怀念征夫的心理活动,颇为婉约清丽。曹丕以后的魏晋著名诗人,仍不愿染指七言,直到南朝刘宋时的鲍照,才着实把七言诗大大振作了一番,但七言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仍然不高。七言诗真正进入兴盛的,是在唐开国以后,首先表现为长篇的七言歌行的飞跃发展,接着是七言格律诗的大批涌现,七言诗走向了成熟。
六、关于格律诗
    如果说,《诗经》时代,中国诗歌是处于音乐声律时期,即诗歌是以所配音乐的节奏为节奏,那么,《诗经》以后和声律论产生之前,中国诗歌就处于一种自然声律时期(即文人们凭直觉来调配诗句和声调高低,节奏缓急,但还没有从理论上找出规律)。直到南朝齐代永明年中,著名文人沈约等人创四声八病之说,才正式建立起声律论,从此,中国诗歌进入了格律诗时代。
     在这里,我要说说四声,也就是指古汉语中固有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沈约等人又把四声分成平、仄两部分;平声又称浮声,即指四声中的平声一类,其特点是平缓、轻扬;仄声又称为切响,包括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特点是短促、重浊。永明声律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有意识地交互安排平仄声,从而形成一种高低长短互相交替的节奏,正如沈约所谓:“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论》)。八病,具体是指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据《文镜秘府论》所述: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近人从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音者为鹤膝。)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有“月”字,不得更安“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组之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组,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总之,八病指具体安排平仄时所必须避免的声病。
    自从永明声律论产生以后,文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声律来写诗,并结合晋宋以来诗歌中的对偶形式,形成了被称作“永明体”的新体诗,这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又经过梁、陈两代诗人的摸索改进,终于在唐代正式形成格律诗。
七、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划分
    中国文学史上,把唐以前产生的中国诗歌形式称作古体诗,它包括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诗(包括四、五、七言和杂言);把格律诗称作近体诗,包括律诗、排律和绝句,又各分五、七言两类。近体诗除都具有平、仄交替的固定格式之外,还各有以下特点:律诗每首八句,一韵到底,首句或入韵,或不入韵,二、四、六、八句必定押韵;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成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首尾两联不须对仗,颔、颈两联必须对仗。排律是拉长了的律诗,不限句数,一韵到底;首联可以用对仗,也可不用;中间各联一律要用对仗;尾联不用对仗,以便结束。绝句每首四句,在平仄、用韵,对仗诸规律上均取律诗的一半。至于这一半是截取律诗的上半、下半,还是首、尾两联,抑或中间四句,就要看诗人自己的选择了。
中国诗歌的形式,到近体诗的出现,大功告成。应该说,近体诗的出现,促使唐代诗歌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高潮;而唐诗的杰出成就,也主要表现在近体诗上。后人要超越只有另辟蹊径,在词、曲创作方面作突破了。

    应该说,诗歌的形式仅仅只是诗歌的一个方面,它形成了一个可谓独特的“音乐链”,而它的内容,则涉及了我们整个历史所能够表达的人类所有的情感。我认为,在“诗言志”之外,“诗言理”,“诗言道”,“诗言禅”,“诗言德”。。。。,等等诸多的“诗”所表达的还远远地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仅仅有所点示,还没有完全的展开。我愿请更多的方家学者共同探讨,我也将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司空图《诗品*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着手成春。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

    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上一条:胡立新居士作——因缘而起的生命“裂变”
下一条:胡立新居士诗书作品——松宝
相关文章
 胡立新居士诗书作品——松宝 2011-06-27 09:57:28
 宗家顺先生被聘请为中国民族书画院副院长 2012-10-11 09:15:32
 胡立新居士甲骨文《论语》书法作品一百五十八 2012-02-12 14:16:58
 胡立新居士甲骨文《论语》书法作品一百六十一 2012-02-12 14:05:49
 胡立新居士甲骨文《论语》书法作品四十四 2011-09-13 14:27:58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 2010-09-13 11:09:06
 胡立新居士章草书法作品——一马当先 2011-08-24 09:59:23
  胡立新居士诗词——题菊花 2011-11-16 11:04:35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东阳市委副书记姚激杨来到胡立新居士家乡横
 宗家顺先生被聘请为中国民族书画院副院长
 胡立新居士甲骨文《论语》书法作品一百五十
 胡立新居士甲骨文《论语》书法作品一百六十
  胡立新居士诗词——题菊花
 胡立新居士诗词——题秋海棠
 胡立新长江文明臻宝赏(一)
 胡立新居士甲骨文《论语》书法作品四十四
 胡立新居士章草书法作品——一马当先
 胡立新居士作---诗歌随谈
 胡立新居士作——因缘而起的生命“裂变”
 胡立新居士——诗 歌 随谈”
 胡立新居士诗书作品——松宝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在北
 捐款倡议书
  阅读排行  
 胡立新居士作——因缘而起的生命“裂变”
 胡立新居士甲骨文《论语》书法作品四十四
 胡立新居士章草书法作品——一马当先
 宗家顺先生被聘请为中国民族书画院副院长
 胡立新居士——诗 歌 随谈”
 胡立新居士作---诗歌随谈
 捐款倡议书
 胡立新居士诗词——题秋海棠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家经典作品选征稿通知
  胡立新居士诗词——题菊花
 胡立新居士诗书作品——松宝
 胡立新居士甲骨文《论语》书法作品一百六十
 胡立新居士甲骨文《论语》书法作品一百五十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在北
 胡立新长江文明臻宝赏(一)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