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故宫鼻烟壶收藏与鉴赏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5-07-03 14:45:30 查看次数:2074

 

鼻烟壶

  鼻烟壶是盛放鼻烟的专用器具,随着吸闻鼻烟习俗的兴起应运而生,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是一个独特的品种。清代鼻烟壶的制作,首先是从宫廷造办处开始,然后扩展到民间作坊。据文献记载,清官内务府造办处设立于康熙初年,是专做御用物品的皇家工厂。它初设14个作坊,之后随其需要不断增设,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已有42个作坊。在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二年间(1696-1703年),宫廷造办处玻璃厂首先烧制出了御制玻璃鼻烟壶,随后又制作出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和瓷鼻烟壶。令人遗憾的是,康熙时期的玻璃鼻烟壶已荡然无存。现存世的“康熙御制”款铜胎画珐琅鼻烟壶为清代最早、也是最为可信的御制鼻烟壶。由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对鼻烟壶的雅好和推崇,并将御制的鼻烟壶赐给外官内臣,鼻烟壶的制作由宫廷发展至民间,广东、扬州、苏州、北京、山东、景德镇、福州、内蒙古、宜兴等地先后竞相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鼻烟壶。地方官员为讨皇帝欢心,也将民间作坊制作精美的鼻烟壶贡入宫廷。清代鼻烟壶的制作呈现出官民并举,异彩纷呈的局面。

  清代用于制作鼻烟壶的材料很多,金、银、铜、瓷、玻璃、玉、松石、玛瑙、碧玺,水晶、翡翠,青金石、孔雀石、珊瑚、象牙、琥珀、竹、木,葫芦、漆、紫砂、蚌壳、碳晶、果核、端石、铜胎珐琅等应有尽有,人们可根据各自所好,广泛选择。到了晚清,还出现了鬼斧神工的内画鼻烟壶,为日渐衰落的清代晚期工艺,增添了一抹余晖。鼻烟壶的造型更是变化多端,除基本的扁壶式外,还有仿植物的荔枝、佛手、葫芦、木瓜、石榴、甜瓜、水茄、癞瓜等式样;有仿动物的鹤、鹰、象、鱼、龟等形状,惟妙惟肖,不胜枚举。而鼻烟壶的纹饰,更是题材广泛,丰富多彩,有花鸟鱼虫、山水草木、亭台楼榭、珍禽瑞兽、人物故事、神话传说;也有表示祥瑞的吉祥图案,如松鹤延年、马上封侯、喜鹊报春、安居乐业、瓜瓞绵绵、婴戏百子等。不过掌中之物的鼻烟壶能集书法、绘画、雕刻、琢磨、烧造、镶嵌诸艺术之大成,成为清代各种工艺美术繁荣和发展的缩影。鼻烟壶按其质地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六类,即玻璃鼻烟壶、金属胎珐琅鼻烟壶、玉石鼻烟壶、瓷鼻烟壶、有机类鼻烟壶、内画鼻烟壶。

  玻璃鼻烟壶

  玻璃鼻烟壶以玻璃为材料,运用多种工艺手段加工而成。玻璃鼻烟壶在清代鼻烟壶中具有制作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工艺品种最为丰富等特点。从玻璃鼻烟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可以管窥整个清代玻璃制作的发展轨迹。清代烧造玻璃的产地主要有宫廷造,力、处玻璃厂、山东颜神镇(雍正十二年设博山县,后称博山)、广州、苏州、北京等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官玻璃厂成立,隶属于内务府造办处。雍正年间,在圆明园又增设了分厂。玻璃厂建立后,招募广州、山东工匠在内行走。据造办处档案记载,康熙朝已有黑色、绿色、白色、紫色、葡萄色、雨过天晴等颜色的玻璃,但无制作鼻烟壶的记载和实物。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南巡时,玄烨曾用玻璃鼻烟壶作为赏赐品。雍正朝有单色玻璃、金星五彩玻璃、五彩缠丝玻璃、花玻璃、套玻璃、画珐琅玻璃鼻烟壶等品种,鼻烟壶的造型有八角形、鸡鼓式、油娄式等。乾隆朝玻璃鼻烟壶制作达到高峰,数量之多、品种之备、制作之精,令其他朝代难以企及。嘉庆以后,玻璃鼻烟壶数量骤减,生产技术下降,品种仅有单色玻璃,但玻璃鼻烟壶的制作,一直到宣统年间,未曾中断。按照清代玻璃工艺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玻璃鼻烟壶可以分为单色玻璃、套玻璃、画珐琅玻璃、金星玻璃、刻花玻璃、搅玻璃、描金玻璃、缠丝玻璃等。限于篇幅这里仅对制作数量最多的前三个品种作一介绍。单色玻璃鼻烟壶

  单色玻璃鼻烟壶就是用单一的一种颜色吹制或模制而成的鼻烟壶。清宫玻璃厂制作的玻璃分为透明玻璃与不透明玻璃两大类。透明玻璃称为“亮”玻璃,不透明玻璃称为“涅”玻璃。单色鼻烟壶是玻璃鼻烟壶中的主流,从康熙到宣统一直生产,从未间断。虽然我们今天未曾见到康熙款、雍正款的单色玻璃鼻烟壶,但从档案、文献记载看,康熙、雍正朝确实做过为数可观的单色玻璃鼻烟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人画胤祯妃行乐图轴”,共12幅,其中一幅画像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红色鼻烟壶,从其质感看,应是一件透明玻璃鼻烟壶。据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皇帝胤祯喜爱和常用的是大红色和紫色玻璃鼻烟壶。从乾隆开始,到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均有明确款识的由清宫玻璃厂制作的单色玻璃鼻烟壶,这一特点有别于其他类鼻烟壶的制作。单色玻璃鼻烟壶的色彩极为丰富,有涅白、牙白、蛋清白、砗磲白、仿玉白、宝蓝、天蓝、孔雀蓝、湖蓝、亮蓝、宝石红、豇豆红、鸡血红、亮红、杏黄、鸡油黄、豆绿、淡粉、黑、琥珀色、茶色、仿翠色等二十余种。单色玻璃鼻烟壶虽无华丽的装饰,却以其缤纷的色彩,细润光亮的质地,端庄秀美的造型取胜,深得人们喜爱。乾隆以后的单色玻璃鼻烟壶,颜色减少,器形开始变大,制作工艺粗糙。

  套玻璃鼻烟壶

鼻烟壶

鼻烟壶

  套玻璃鼻烟壶是指由两色以上玻璃制成的器物。据载康熙朝出现了套玻璃制作工艺,这种工艺成为玻璃制造史上的发明创造。套玻璃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玻璃胎上满套与胎色不同的另一色玻璃,之后用琢玉的方法在外套的玻璃上雕琢花纹;一是将所需各色玻璃棒烧熔,直接在器表黏贴花纹。套玻璃有套单色与套多色之分。雍正朝档案中已有制作套玻璃鼻烟壶的记载,如“雍正三年玉作,十一月二十八日太监张进喜交葡萄色八角玻璃鼻烟壶一件。传旨,照样各色烧些来。钦此。于四年二月初十日做得套蓝螭虎鼻烟瓶一对。”清官玻璃厂制作的套玻璃鼻烟壶实物仅见乾隆一朝的作品,以单色玻璃套单色玻璃为主,如白套红、白套蓝、红套蓝等,其特点是器形较小,造型工致,雕刻精美,足底磨平,刻阴文“乾隆年制”楷书款。而单色套多色玻璃鼻烟壶基本是民间作坊的作品。

  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

  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是指在已成型的玻璃胎上用珐琅彩描绘花纹,再入窑烧造的器物。它是清宫玻璃厂与珐琅作合作的产物,始创于康熙期。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对制作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因为玻璃与珐琅的熔点很接近,在玻璃胎上画珐琅彩后焙烧时,温度过低,珐琅釉不能充分熔化,则呈色不佳;温度过高,则胎体变形,成为残品,故这类鼻烟壶存世的数量有限。画珐琅鼻烟壶精品大都收藏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台北故宫收藏的“雍正年制”款竹节式鼻烟壶是最早的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实物。北京故宫收藏的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均是乾隆朝的作品,几乎件件精品,造型小巧规矩,描绘精致到位,釉色淡雅和谐。正是由于玻璃胎画珐琅所产生的独特魅力,故在晚清民间有“古月轩”之神秘传说。当然,此说纯属子虚乌有。

  金属胎珐琅鼻烟壶

  金属胎珐琅器是一种复合工艺,由金、银、铜作胎,用珐琅釉作装饰。按其不同的加工工艺,珐琅器可以分为六种之多。用以制作鼻烟壶者现知有三种,即画珐琅、掐丝珐琅、银胎软珐琅(俗称银烧蓝)。清代制作珐琅器的地点有清官造办处珐琅作、广州、扬州、北京等地的作坊。金属胎珐琅鼻烟壶主要有画珐琅和掐丝珐琅两大类。

  画珐琅鼻烟壶

  画珐琅以红铜(少数用金)作胎,器表先涂一层白釉作地,再用彩釉画图案,经烧造、镀金而成。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具有体轻,色彩绚丽,釉质明亮,题材广泛等特点。清宫造办处珐琅作从康熙始到嘉庆十八年(1813年)止,制作了数以千计的御制画珐琅鼻烟壶,大部分珍品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康熙款铜胎画珐琅鼻烟壶是现存各类鼻烟壶中年代最早、最可靠的作品,已发表的有10件左右,器形削肩扁腹,端庄大方,釉色柔美,装饰题材有花卉、花鸟、人物等,最特别的是嵌有匏片、漆片的装饰,弥足珍贵。雍正画珐琅鼻烟壶器形相对变小,清丽秀美,饰纹淡雅疏朗,喜用反差较大的对比色调,如黑与白、红与白、黄与绿等。乾隆画珐琅鼻烟壶,全面发展,既仿前朝,又独创新式,器形小巧精致,纹饰繁缛纤巧,画面绚丽华美,镀金厚而亮,呈现出富丽堂皇的风格。

 掐丝珐琅鼻烟壶

鼻烟壶

  掐丝珐琅是用细扁铜丝掐成花形,在铜胎表面上贴出图案,然后再填施彩釉,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从工艺角度看,以掐丝珐琅制作鼻烟壶难度既大,又不易出好效果。故有清一代以掐丝珐琅制成的鼻烟壶数量很少。台北故宫收藏的掐丝珐琅嵌画珐琅侍女图鼻烟壶和北京故宫收藏的双连瓶式鼻烟壶,是典型的乾隆朝宫廷作品。

  玉石鼻烟壶

  玉石鼻烟壶是鼻烟壶中的重要品种之一。据文献记载,清代制玉之地有宫内造办处玉作、苏州、扬州、南京、九江、杭州、天津等地。其中造办处玉作、苏州、扬州制作的技术最为高超。康熙、雍正时期,造办处玉作制作的玉鼻烟壶数量较少,因清初时期新疆和田玉进贡受阻,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后,恢复了中断一百多年的玉贡。每年春秋二季,新疆向宫廷贡玉四千斤,宫廷垄断了新疆所产之玉。据档案记载,道光元年(1821年),皇帝下令停止玉贡。此后民间始有好玉制作鼻烟壶。玉的硬度一般在摩氏6-6.5度,从一块璞玉,制作成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鼻烟壶,需经过选料、设计、画活、琢磨数道工序,兼采用浮雕、镂雕、阴刻、戗金等加工工艺。鼻烟壶因其口小,故掏膛极难。所以玉鼻烟壶的膛,早期的较小、壁厚,道光始变成膛大、壁薄。据档案记载,道光帝是一位鼻烟嗜好者,更喜用玉烟壶,为了多装鼻烟,他曾三令五申命工匠将前朝做的和当时做的玉烟壶内膛掏大,直至其满意为止。皇帝的爱好促使了掏膛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以至后来出现了“水上漂”之说。玉鼻烟壶以质地温润,造型变化多端,工艺精湛为其突出特点。仅其造型就有玉兰花式、桃式、石榴式、柿子式、茄子式、葡萄式、癞瓜式等瓜果形,以及龟式、鱼式、蝉式、蝙蝠式、老虎式等动物造型。

  能够制作鼻烟壶的天然矿石除玉之外,其次是玛瑙,还有翡翠、芙蓉石、碧玺、青金石、孔雀石、绿松石、水晶、木变石、端石、永安石、田黄石等。新疆玉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碧玉等品种,质优色美。尤其是出于河底的卵形小玉,又称“子儿玉”,是经过多年冲洗的玉核,质地细腻,色泽纯正,是制做鼻烟壶最理想的材料。玛瑙的颜色多种多样,有蓝、绿、紫、灰、黑、红、粉红、黄、褐及白等色。由于颜色分布不匀,故玛瑙有的呈条带状、环带状,也有的呈缠丝状及条纹状。玛瑙以半透明为主,也有微透明的,表面有玻璃光泽。玛瑙鼻烟壶以其天然的纹理交错、表面留有的皮色,精心的加工引人入胜。

  瓷鼻烟壶

  江西景德镇是清代制瓷业的中心。清官所需瓷鼻烟壶,由景德镇官窑烧造。乾隆年间,规定了御窑厂每年烧造鼻烟壶的数量。《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载:“乾隆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唐英将造烧的洋彩锦上添花各式鼻烟壶四十件,持进交太监胡世杰进呈,奉旨:嗣后鼻烟壶每年只烧五十,着其中不要大了,亦不要小了,其鼻烟壶盖不必烧来。”此后成为定制,每年烧造不停。官窑之外,景德镇民窑及其他地方的民窑也多有烧造鼻烟壶。传世的康熙瓷鼻烟壶数量很少,造型多为爆竹筒式,只有青花、釉里红两个品种。雍正时期增加了四方、方形委角等器形,增烧了珐琅彩、青花釉里红、茶叶未釉等品种,其色彩淡雅,釉色明艳,温润如玉,制作益精,装饰则喜四季花卉,山水景致、婴戏等题材。乾隆时期的御制瓷鼻烟壶最为精美,出现了葫芦式、灯笼式、扁方、椭圆、包袱式、花果式、人物式等千姿百态的造型;此时品种也大增,粉彩、五彩、墨彩、青花、窑变、金釉、仿松石、套料、雕漆等相继出现,运用于方寸大小的鼻烟壶之上,更加精巧耐看,别具匠心。粉彩鼻烟壶是乾隆官窑的精品,施彩淡雅,颜色和谐,质地细腻,是典型的宫廷风格的作品。道光时期,官窑、民窑竞相制作鼻烟壶,瓷鼻烟壶数量剧增,朝野的八旗,市肆贩夫无不握之。此时的鼻烟壶器体增大,丰满圆浑,装饰内容也有较大变化,以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及家禽动物鸡、狗、鸽子、蝈蝈等居多,整体风格趋于世俗化、民间化。官窑作品自道光始,年款、堂款并用。道光帝喜用堂名款,如“养正书屋”、“慎德堂”等都是他曾用的堂款。道光以后的瓷鼻烟壶偶也有精巧之作,一般为大众化作品。

 有机材质鼻烟壶

鼻烟壶

  有清一代,使用有机类材料制成的鼻烟壶也颇为丰富,如竹、木、象牙、葫芦、玳瑁、犀角、琥珀、珊瑚、碳晶、漆器等,以其变化无穷的质地、丰富的色彩、精美的加工在鼻烟壶家族中独树一帜。牙角竹木雕刻鼻烟壶

  象牙、犀角、竹、木雕刻工艺品,主要产地有嘉定、苏州、杭州、广州等地,并出现了许多著名雕刻艺术家。宫内造办处设有牙雕作,从全国各地选调优秀雕刻家入内服务。从制造档看,制鼻烟壶的材料有象牙、犀角、虬角、椰壳、竹根、核桃等材料。牙作雕刻的鼻烟壶,数量很少。常见的扁方瓶式、圆罐式,其上多作阴刻或浮雕的花卉及人物故事等。更多的是仿生形象的作品,动物形象的有鸳鸯、喜鹊、鸭、鹤、鹅、狮、象等式;植物形象的有竹节、葫芦、茄子、瓜、荔枝、橄榄、桃等式,雕刻精细而生动。

  文竹又称“贴黄”、“竹黄”,其工艺为取竹筒内壁的黄色表层,翻转过来,黏贴到木胎器物上去,表面或光素,或施雕琢,皆文雅秀美。以核桃制鼻烟壶者极为罕见,故宫亦独此一件,以其体轻、雕琢精美著称。

  葫芦鼻烟壶

  葫芦器又称匏器,是民间发明的一种人工与天然合成的工艺美术品,清康熙年间被引进到宫中。清代葫芦鼻烟壶从康熙到宣统一直在丰泽园制作。器形扁瓶式、六棱瓶式、八棱瓶式、背壶式、八不正式、瓜瓣式、桃式等。装饰有花卉、鸟兽、人物、诗文等,部分还有年款。葫芦鼻烟壶古雅而又奇巧,深得历朝皇帝的青睐和器重,常将其精品入库收藏,或把它作为礼物赐给大臣和外国使节。

  漆鼻烟壶

  中国漆工艺有六千年的历史,至明代已有十四大类,百余品种。清代达到了“千文万华,不可胜识”的地步。清代制作漆器的地方有宫廷漆作、苏州、扬州、福州、贵州、九江等。传世的漆鼻烟壶只有四个品种,即雕漆、描金漆、黑漆嵌螺钿和浅刻等。

  内画鼻烟壶

  内画鼻烟壶是利用弯曲成钩状的竹笔蘸上颜料在壶的内壁反向作画或写字的艺术。有的研究者认为,是由一个名叫甘桓的人在清代嘉庆年间发明的。身怀绝技的内画大师们凭借其精湛的书法绘画技艺和敏锐的感觉,在方寸之间随心所欲,笔下生花,使小巧玲珑的内画鼻烟壶成为了鬼斧神工的精美艺术品。

  内画鼻烟壶的创作在清代光绪年间达到了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有名姓的内画大师就有三十多位,其中水平最高,对后来内画艺术影响最大的有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毕荣九、丁二仲等人。限于篇幅所限,本文重点介绍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这三位京派内画艺术大师的作品及其艺术成就。

高雅隽逸周乐元

鼻烟壶

  周乐元,北京人,生卒年月不详,是内画鼻烟壶的一代宗师。有的研究者认为,周乐元原是一位宫灯、纱灯画师,在文学、绘画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目前已知周乐元最早的内画鼻烟壶作品创作于1882年,而最晚的是1893年。

  周乐元的内画作品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书法等,无不精美,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山水画,多表现旖丽的江南景色,设色以墨色为主,以淡彩作点缀,景物格调高雅。画面古朴精致,淡雅隽逸;画中多有题跋,内容与画面协调一致。最能代表周乐元创作水平的内画鼻烟壶,是仿清代著名画家新罗山人的作品。

  书画并茂马少宣

  马少宣,名光甲,字少宣。回族,北京人。生于1867年,卒于1939年,享年72岁。马少宣一生绘制了大量内画鼻烟壶,有许多优秀之作散见于世界各地,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马少宣内画鼻烟壶最鲜明的特点是书画并茂,富于诗情画意。其作品最常见的形式是一面绘画,一面题字,成为独家风格。这位艺术大师的绘画题材也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尤以肖像画见长。他所绘人物肖像善于用若明若暗的浅墨色调,一如黑白照片那样柔和、逼真,使人物的性格、神韵栩栩如生。由于马少宣在人物肖像方面的突出成就,在1915年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他的内画人物鼻烟壶曾获得过名誉奖。此外,马少宣对内画鼻烟壶的重大贡献还在于,他成功地将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再现于小小的鼻烟壶中,成为空前绝后的创举。

  雅俗共赏叶仲三

  叶仲三,1869年生于北京,1945年逝世,享年76岁。堂号“杏林斋”。叶仲三是清代末年闻名京师的内画大师,他的作品有别于周乐元的雄浑古朴和马少宣的淡雅清新,以雅俗共赏著称于世。叶仲三的内画作品,山水、鱼虫、人物,无所不能,尤其擅长描绘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三国志》《红楼梦》《聊斋》《封神榜》中的人物,经常是他作品的选题内容。叶仲三的作品在施色方面也别具一格,以大红大绿为主,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

上一条:四大名砚
下一条:鉴赏紫砂不可忘的六字箴言
相关文章
 这位女子的花鸟,楚楚有致 2023-02-06 16:11:48
 胡立新诗语《贫道子.惘然乎》 2023-10-02 13:45:27
 “和”为贵 书画大师范曾追忆国学大师季羡林 2009-07-15 10:12:13
 苏富比将携“收藏空间”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2-11-08 17:47:43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云水瘦影》 2023-05-02 22:07:29
 清康熙孔雀绿梅瓶 被老外当作成化朝器物了 2009-10-19 10:02:54
 “画中三千界”:读明清水陆画与罗汉手卷 2023-02-03 17:51:17
 第十三届宋庄文化艺术节于9月28日开启,50位艺术家现场创作 2023-09-27 15:59:16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新地标来了!“之江同心·艺术点亮乡村”莲
 新地标来了!“之江同心·艺术点亮乡村”莲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游青田石门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和合》
 “深入基层·面向大众——中国民族美术双年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青田》
 贫道子-胡立新一一一符乎,道乎,老婆大人乎
 “之江同心·艺术点亮乡村”莲都行系列活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舍利樟》
 “朗润春光·东坡吟” 朗诵会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一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古堰画乡》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初见》
 “像与成像——宿利群作品研究展”于南京大
 沈采×刘禹君双个展开幕:两位95艺术家的水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