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在京举办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11-17 15:43:33 查看次数:135


开幕式现场

11月16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天地人和——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开幕。展览展出23位艺术家书画、篆刻、雕塑作品100余件。

开幕式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党委书记燕东升,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中国画学会会长田黎明,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美术处处长张苗苗,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荣宝斋画院院长、荣宝斋副总经理唐辉,哔哩哔哩党委副书记朱承铭,以及中国国家画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与艺术家出席开幕式。


嘉宾合影

卢禹舜、吴为山先后致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代为宣读中国美术家协会发来的贺信。胡抗美、王平、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副所长姚大伍,参展艺术家代表边凯、汪浩然发表讲话。何亚文宣布展览开幕。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致辞

卢禹舜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国家画院将全国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凝聚在一起,以展览的形式展现当今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学术态度、创作理念与精神追求。这批年轻的艺术家主要有几个特征,高学历、高职称、高荣誉,并且经常有作品参与到全国性的重大展览与主题性创作中来,不断继承创新发展,他们积极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人民、为时代画像立传,时代也需要这些年轻有为的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有义务和责任承担起挖掘、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艺术人才的职责,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让中国的文艺事业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未来,中国国家画院也将持续关注青年艺术家,发掘、推广艺术界的新生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何亚文宣布展览开幕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开幕式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董雷代为宣读中国美术家协会发来的贺信

中国美术家协会发来的贺信中指出,近几年来,中国国家画院注重选拔优秀青年美术人才充实到画院创作队伍中,并通过实施主题性美术创作推动青年人才成长。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23位中青年艺术家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优秀作品,既展现当今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才华,又展示了面貌各异、有生气、饱含真挚的人民情怀,他们用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对生活的深度体验和感受。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吴为山认为,中国国家画院通过此次展览把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汇聚到一起展示交流,这种没有门户之见、没有体制内外之别的胸怀值得钦佩,相信一定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年轻艺术家。艺术家是用作品来说话的,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大义和真情,手上没有功夫,心中没有创新意识,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正如展览主题“天地人和”,展出的作品体现着时代精神、散发着人格气象,也渗透着我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胡抗美致辞

胡抗美表示,中国国家画院一直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使命担当,将挖掘和提携优秀人才作为优良传统。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充满了生机活力,朝气蓬勃,并体现新时代的精神,对广大的艺术家也是一种促进和启发,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这个展览对中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助推作用,相信会在艺术界产生巨大影响。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致辞

王平认为,中国国家画院对当代的美术创作研究以及学术推广起到了领航的作用,此次举办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体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培养中青年艺术家的方向,展览既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窗口和平台,同时,也为当代美术创作研究提供了一个横断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副所长姚大伍发言

姚大伍表示,这个展览是中国国家画院立足人才建设工作、精心筹划组织的一次学术品牌活动,非常有意义,中国国家画院把我们曾受到的关怀赋予今天的年轻一代,既体现了对青年人才培养的信心,同时也希望全国的青年艺术家积极向中国国家画院靠拢,拿出更优秀的作品在中国国家画院这个平台上进行展示。


参展艺术家边凯发言

边凯认为,中国国家画院为中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是对年轻人的极大鼓励。作为艺术家,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物质富足,图像极度繁荣,足不出户可以纵观整个中华文明史的所有图像,这对艺术创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可能性;同时也会有一些困惑,这些困惑更多来自一种选择,即要求年轻艺术家要更多地打开自己已有知识的结构壁垒,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参展艺术家汪浩然发言

汪浩然表示,作为参展艺术家,他清醒地认识到,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专业领域上的欠缺和前路的漫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成为中国美术创作主力军中的合格一员,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必须勤勉学习,砥砺奋进。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25日。

















展览现场

部分展出作品

(以年龄为序)


袁学君 太行山上 中国画 240cm×200cm 2021年


雷苗 搁物架六 中国画 101cm×139cm 2011年


申卉芪 冰雪奇缘 中国画 200cm×300cm 2021年


陶宏 齐白石 油画 200cm×150cm 2021年


谢小铨 商卜文集联 书法 260cm×47cm×2 2022年


王飞 庄子·庖丁解牛 书法 225cm×45cm 2019年


黄胜贤 高原春雪 油画 80cm×80cm 2018年


耿延民 沉甸甸的幸福 雕塑 160cm×70cm×75cm 2015年


黄文智 变形记1号 雕塑 80cm×40cm×80cm 2010年


杜浩 山谷题跋 匹纸 书法 40cm×160cm×4 2022年


姚瑞江 太平图 中国画 240cm×200cm 2022年


彭伟 而立之年 版画 120cm×80cm 2014年


赵方方 怡园惊梦 中国画 180cm×96cm 2012年


董雷 跬步江山即寥廓 中国画 240cm×200cm 2022年


边凯 路 中国画 190cm×320cm 2016年


常欣 春雨贵如油 中国画 180cm×100cm 2016年


李思学 城市夜·新雨后 油画 150cm×200cm 2022年


杨帆 不夜城 油画 80cm×100cm 2013年


谭斐 时光驿站 中国画 69cm×120cm 2020年


周蕴智 空室遗音 版画 120cm×120cm 2013年


卢虓 冰城假日 中国画 210cm×200cm 2021年


汪浩然 鼎力 中国画 214cm×198cm 2014年


吴宗阳 甲骨文 书法 36cm×22cm×6 2022年

上一条:刻成1030周年的《淳化阁帖》在杭州文史馆展出
下一条: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赓续党的文艺理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相关文章
 多方人士齐追捧“红色收藏”日渐走红 2009-06-09 14:36:14
 贫道子(胡立新)禅意水墨画作品欣赏 2023-02-28 10:00:55
 伊灵&韦申当代艺术巡回展北京东亿美术馆开幕 2023-11-20 10:26:49
 亿为单位,天价的艺术品,为何能卖这么贵 2022-11-30 17:27:19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关于公益助残拍卖活动作品征集函 2024-09-13 12:07:28
 桂林“土”画家办画展 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2009-08-11 09:24:00
 和美新疆——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巡展首站亮相鹏城 2023-02-27 16:25:31
 胡立新书法作品欣赏 2023-11-13 11:35:54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中正平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