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以新视野、新路径,重振金石学——陈振濂的印信世界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11-21 14:22:42 查看次数:162

陈振濂,1956年生于上海,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首届中华印信文化精品展”将于年底在孔子博物馆举办。西泠印社是此次大展的主办单位之一。日前,记者采访了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先生。

在交流中,陈振濂从“重振金石学”谈到“大印学”,他说,“印信”后面的世界很大,中国篆刻艺术的传承及当代印学研究都需要新的视野、新的路径。

拓展是一种好的传承方式

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是目前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团体,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2009年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余年来,西泠印社在保护这项非遗项目中有哪些举措?

陈振濂表示,“保护”有两个层面,一是抢救,一是传承。从中国篆刻艺术的情况来看,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使得它仍然被广泛应用,无“濒危”之忧。对它的保护更多不是抢救,而是传承。关于传承,首先要把原来的东西继承下来,之后就是逐渐拓展。这十多年来,西泠印社做了比较大幅的拓展,比如扩大地域、扩大国别,把篆刻这一中国特有的技艺拓展到国外。“其实国外也有印章,只是都是实用的,只有在中国,篆刻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那么我们就把篆刻推广到域外,比如“一带一路”的沿途国家,我们发动艺术家,以各国的文字进行篆刻创作,这种形式,也是对‘非遗’拓展式传承的保护措施之一。”

重振金石学

西泠印社的宗旨是“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百年社庆之后,在老前辈们提出的经典口号的基础上,西泠印社提出了一个对应新时代、衔接旧传统的新口号:“重振金石学。”

西泠印社最早是由文人、篆刻家创立的同人社团,它可以投入资本,“保存金石”。沙孟海先生当年说过:今后文物都是国家的,不能买卖,“保存金石”的工作只能由文管会、博物馆来做。因此,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的功能逐渐淡化了。那么“保存金石”的宗旨怎么办呢?陈振濂说:“在百年社庆后,我们提出:把这个宗旨变成‘重振金石学’——重振以马衡、陈伯衡所代表的现代金石学学科建设。‘保存金石’是创社时先贤的宗旨,‘重振金石学’是承传这一宗旨后在新时期的新阐述、新目标。”

“重振金石学”不只是一句口号,还有一系列具体的举措。比如推进“砚铭文化”、恢复青铜器“全形拓”技术、拓片题跋、“镌刻”技艺与“传拓”技术的复原等。

陈振濂先生着重谈到拓片题跋。他说,十几年前看到很多精彩的拓片被胡乱题跋,非常心痛。题跋里有很多前辈们一代代流传下来的“行规”。所有的拓片题跋,一定要突出“拓”的魅力,而“题”的部分只能作为附属。题跋必须具备较高的书法水平、文史考证水平、文言文水平、美术史知识水平,还应考虑拓片上的构图。于是他提出了拓片题跋的“五功说”,即有五个规则必须遵守:书法典雅,文辞醇正,史证切实,形式美观,伦常有序。“大家现在看到题跋的风气是出来了,但是题跋的质量和规矩,当下有多少人懂?我们希望慢慢地通过推动拓片题跋风气,来倡导这个‘题跋五功说’。”

关于“镌刻”技艺与“传拓”技术的复原,陈振濂先生介绍,西泠印社早期四位创始人中,吴隐和叶铭都是“刻碑”和“拓碑”出身,后来转向印学和篆刻。所以,恢复“镌刻”与“传拓”技艺,也是在恢复西泠的老传统。尤其是在现代摄影术和制版、印刷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图像复制依赖“镌刻”“传拓”的做法已经被淘汰,其技艺也逐渐失传。“20年前,我曾在山东临沂策划组织过一部三千石的古代尺牍书札的石刻刻帖,对古代镌刻、墨拓技术有过较深入的追究。至于今天的篆刻艺术,石上刻印,同于碑版字迹图像之镌刻技术,而边款拓制也相当于碑志传拓的缩微版,它们之间也有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争。今后,我们也会对这门传统‘绝学’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

近些年来,西泠印社还有传抄古文字、域外印章、世纪图文印记、印谱史等各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内容丰富、构成广泛,在传统印学的核心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大体格。“西泠印社百年社庆过去至今已近20年了,‘大印学’的思路在这个时候适时提出,如果能够取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能够做成一个继‘重振金石学’后更高阶段的概念,那就意味着西泠印社又一次符合了时代的提升和进步。”

篆刻艺术应走出书斋

身兼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陈振濂持“让书法走出书斋”的观点,“书法不应该仅是抄录唐诗宋词、无关时事的雅玩,它应该恢复原有的记录时代的人文功能。我们应该把书法从文人自娱自乐的书斋中拉出来,走向火热的当下社会生活,直接用书法艺术来记录与反映民生诉求,反映时代主题。”对于篆刻,陈振濂也依然保持这种观点。“篆刻艺术和书法一样,也应走出书斋,要让它成为真正的活的艺术,就不能只停留在书斋艺术的水平。只有承载历史的作品才能留下来,只有深入生活内核的作品才能感动人,走出象牙塔的艺术才有生命力。”陈振濂期许,篆刻能走向火热当下,将触角延伸到社会各领域。这不仅是篆刻的人文精神所在,也是艺术家应该具有的时代责任与使命。

合作淄砚推进“砚铭文化”

陈振濂先生和山东有比较深厚的缘分。重振金石学的举措之一推进“砚铭文化”,就是重点和山东合作的。几年来,西泠印社与山东淄砚雕刻艺术家合作,开展了几次西泠社员题刻淄砚铭文展,社员书写铭文,由淄砚雕刻家镌刻于淄砚上。淄砚有1300年悠久的历史,曾与端砚齐名;淄博有专业的刻工与拓工,形成一个很强的团队。陈振濂先生表示,西泠印社在新世纪倡导“重振金石学”,在以淄砚为主的砚铭文化弘扬方面形成积累,并有相应的规模,获得了清晰具体、品质极高、前景广阔的效果。他说:“山东的印学底蕴深厚,目前山东的西泠印社社员有16位,在全国各省份中算是较多的。所谓印信,即印证诚信,‘印’是‘信’的物质载体,后面的世界丰富无比。曲阜是儒家思想发源地,在这里举办‘印信’文化展有特别的意义。”

记者 康岩  

上一条:“艺术家品牌”时代来了!《2022上海国拍·胡润全球艺术榜》发布
下一条:“她们”如何造就抽象?蓬皮杜馆藏重访“她们”的高光时刻
相关文章
 2010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画廊盘点 2010-09-15 13:12:24
 谷雨 · 绘画 2022-04-21 10:26:48
 放浪不羁行迹外:石涛细笔花卉,春色撩人! 2023-03-20 17:01:21
 2023中国智能设计周凤凰中心开幕 2024-01-03 18:00:50
 吴冠中 | 上亿的画,他烧了300幅! 2022-12-20 17:20:09
 来自长安的丹青礼赞|“黄河新篇 来自长安”美术作品晋京展在炎黄 2023-07-11 16:34:45
 202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启幕 2024-11-29 17:17:17
 胡立新诗词400首 2022-04-18 17:16:01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中正平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