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笔墨是中国绘画的根本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11-28 16:02:31 查看次数:270

看到《美术观察》发表的有关笔墨的讨论文章,我认为各种意见分歧的焦点并不是笔墨等于什么,而是什么是笔墨。笔墨等于什么,是指笔墨的内涵是什么,而什么是笔墨,是指笔墨这一名词的概念是什么。笔墨的内涵是不确定的,是无限的,而笔墨这一名词的概念却应该是明确的和统一的。如果能够弄清楚笔墨这一名词的概念,很多问题或许会不争自明。

笔墨一词本来只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现在,提到笔墨,有时理解为笔墨形式,有时理解为笔墨内涵,有时理解为笔墨技法等。所谓笔墨包含着有关笔和墨的很多内容,但是主要是指以上三者。



萧云从 胜情遥寄图册 31cm×39cm 安徽博物院藏

笔墨形式与笔墨内涵是对绘画作品而言的。在一件作品中,笔墨形式与笔墨内涵本来是不可分的,内涵离开形式便无从存在,但是,形式又不就是内涵。形式与内涵相比,形式乃指月之指,而非月;内涵乃被指之月,而非指。正如禅宗所说,一落言句,即非真意。内涵需要形式去传递,但是一有形式,就已经不是内涵。艺术就是这样用有限的、看得见的形式,传递着无限的、看不见的内涵。画家将全部心血和才华倾注于形式,形式却不可能直接传递它,而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体验去领悟。笔墨形式只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桥,通过它在二者之间交流的是笔墨内涵。如果画家只能给出形式,欣赏者只能见到形式,笔墨除了形式之外等于零,那就如同嚼着饭碗当饭吃。此乃“得形忘意”,而非“得意忘形”。

笔墨形式作为传递工具,它为我所使用,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不可比性。一件作品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除了不同情况的不同需要,常常带有个人的偏爱。比如,喝茶需要茶杯,喝酒需要酒杯,有人喜欢蓝杯,有人喜欢红杯。有谁能说清楚,茶杯、酒杯、蓝杯、红杯,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呢?作为一个评论者,不管你能说出多少条蓝杯优于红杯的理由,那只能说明你的评判立场,却不能说明你的评判水平。



萧云从 胜情遥寄图册 31cm×39cm 安徽博物院藏

笔墨内涵作为被传递的内容,它为我所享用,具有很强的必备性和可比性。相对于形式而言,它才是艺术的本质。任何画家,只要用笔用墨去作画,就必须赋予其一定层次的笔墨内涵。笔墨内涵这个看来十分虚无的东西,倒是非常实在的,具有很实在的可比性,它显示着一个画家及其作品的艺术层次。可以说,正是这块虚无的、无限的内在空间,给绘画者、欣赏者、评判者,提供了不断提高和证明自身水平的无限机会。

笔墨技法是对画家而言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着一个画家的水平和能力,它是画家将笔墨内涵赋予笔墨形式的技巧。在绘画中,并非任意涂抹在画面上的笔墨形式就可以具备笔墨内涵不管是对“形”还是对“意”的传递,都需要画家对用笔用墨进行恰当地把握。所谓技巧是指通过某些方法而获得的生命诀窍——它是科学的,但是又高于科学;它是知识的,但是又高于知识。科学、知识只能了解它的表面,却无法触及它的内在。科学、知识可以被教会,但是,诀窍不可能由一个头脑传递给另一个头脑。诀窍高于头脑而属于心灵,它是“人类悟性中最神秘的东西”,它是艺术不同于科学、理论、知识,而成其为艺术的关键所在。因此,所谓笔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笔墨形式,运用笔墨去表现形体与心意的诀窍才是笔墨的真正内涵。



萧云从 胜情遥寄图册 31cm×39cm 安徽博物院藏

绘画需要笔墨技法去完成,笔墨技法需要心性去作用,心性体验需要反复实践去积累。笔墨技法者“乃心运也”。它成长于内心,又发自于内心。

形式、内涵与技法,乃一切绘画艺术所必须。不论国画或是油画,只要用笔用色去作画,就不可能离开它。你可以选择运用不同的用笔用色技巧,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不同的内涵,但是你不可以不选择,“零”也是一种选择。你可以不叫笔墨之名,但是不可能不用笔墨之实。

看一看西方各类经典的油画作品,有谁敢说一句它们的“笔墨”技巧等于零呢?西方油画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同样也是与其用笔用色的技巧分不开的。如果其绘画作品只要具备一定的形式、内容就可以算作大师,那么西方的油画大师同样也会到处泛滥。



萧云从 胜情遥寄图册 31cm×39cm 安徽博物院藏

绘画要不要讲究笔墨,本来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当今在画家、欣赏者、评论者中,好像都存在一些分歧,有些争论甚至针锋相对。我认为这些争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笔墨一词的概念有所误解。比如,有人赞成笔墨,则强调笔墨要宗某家某法,有人因为反对陈旧的笔墨形式,就进而主张取消笔墨。两种看似对立的意见,显然都把笔墨理解为固定的笔墨形式,而忽视了僵死的形式背后那些活生生的内容。复杂多变的形式,显示着艺术的多样性。任何一种形式,不管其新旧,有人赞成,也会有人反对,这根本无须争论。

在绘画中,如果将笔墨简单地理解为固定的笔墨形式,那么,赞成笔墨者,难免要影响其绘画的创新与发展,取消笔墨者,难免要影响其绘画的品位与格调。不管是画家、欣赏者还是评论者,你可以否定或者不喜欢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笔墨形式,但是,你不能也不可能否定笔墨。如果不是将笔墨简单地理解为固定的、僵死的形式,而是透过笔墨形式看到笔墨内涵,透过笔墨内涵看到笔墨技法,透过笔墨技法看到心性作用,那么,可以说笔墨乃是中国绘画造型立意的根本。

作者:季酉辰,号北鱼,1945年出生。曾任河北美术出版社编审,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

本文转自北鱼著《国画与禅》四川美术出版社

上一条:“艺术中国”——左晋绘画作品鉴赏
下一条:家有书画气自雅
相关文章
 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启幕 2023-01-09 18:03:01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圣贤》 2023-08-21 12:09:33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驱邪》 2025-02-08 14:40:54
 美术教育之殇 中国的美术教育路在何方? 2009-08-27 10:06:32
 艺术评论|宋画语境下的诗意拓展——读林广平中国画作品有感 2022-09-09 10:53:32
 千载流光——赵孟頫书法碑拓展 2023-04-06 16:22:46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不支持购买非法流失文物 2010-11-11 10:16:16
 如花在野艺术巡展|“大鳄来了”贾伟KK雕塑艺术展闭幕式 2024-03-13 18:01:46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刹那》中的永恒:一念三千与命途澄明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刹那》
 表象之下的秩序:《贫道子-现象》中的生存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象》
 胡立新《贫道子-玄境》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玄境》
 碰撞的形而上学:论冲突如何成为宇宙的第一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碰撞》
 胡立新《贫道子-屋漏》哲学解构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屋漏》
 胡立新《贫道子-流水韵依然》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流水韵依然》
 胡立新《贫道子-波涛浪涌》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波涛浪涌》
 胡立新《贫道子-圆点》禅意哲理解读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