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典藏活化”:让藏品说话——解读中国美术馆任伯年典藏活化项目中的七张画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12-21 16:08:15 查看次数:179

典藏是美术馆的根基,藏品经由美术馆策展的行为在展厅中转换为会说话的展品,从“藏品”向“展品”的转换,实现了“典藏活化”的本质,让藏品活起来,让展品在展览的叙事语境中讲述艺术的真谛。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妙笔传神——中国美术馆藏任伯年人物画特展”展出95件作品,构成了一部关于任伯年艺术的可视文本。


任伯年 赵德昌夫妇像 中国画

148.5cm×80cm 18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典藏活化”让美术馆库房中的藏品变为“会说话”的作品,在展厅中与观者发生美育和艺术信息的互动。此次展览上,展厅中十分吸引目光的一幅作品名为《赵德昌夫妇像》。此画作于光绪乙酉年(1885),画面中央是外祖赵德昌和其妻魏夫人各坐于椅上,人物目视远方,神色充满了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德昌先生头戴一顶帽,由浓墨施染,几条概括性的富有节奏的线条勾勒出人物面部的结构和年龄。画面左侧端坐的魏夫人以下笔如风的钉头鼠尾的任伯年所擅长的勾线绘制基本轮廓和衣物质感,人物左手持朱色绘制的手杖杵地,左手的衣袖充分显示了画家对于“线”的施展,稍有夸张地呈现出袖口的层次,右手把一似佛珠式的串珠与手杖贴近,形成稳定的几何构图。下方用节奏有序的淡墨和大面积的淡色铺陈出地面的肌理,显示出日常气息和生活状态的真趣。画面最下方有一劲笔松墨与点彩合汇的仙鹤横贯画面左右作出飞舞状,在祥瑞的图像学含义中为画面的主题点出了长寿康健与吉祥舒展的意涵,体现了任伯年“源出民间”的艺术源头。本件作品技巧多样,勾线、行笔与敷色并用,婉如绘画技巧“三重奏”和谐交织,设色的装饰风格与文人式的笔意呼应,布满画面的是人间温馨的语义。


任伯年 屏开金孔雀 中国画

184cm×94.5cm 1877年 中国美术馆藏

画面与画外的空间与观看关系是当代美术史研究特别注重的新角度,美国华裔艺术史家巫鸿所著《重屏》揭示了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的空间现代性,而任伯年的作品中亦有此类题材。《屏开金孔雀》在展厅中亦构成“画中有画”的空间关联。此画中部延伸至右上角立一座未见全貌的巨幅屏风,在纵向的空间构成中与画幅和展厅形成了一种互动,而画中一老一壮两男子立于画中正投入地观赏屏风之中的两只孔雀的画中之画。画中的长者其左手伸至眉间,呼应着表情呈现出极投入地观屏中孔雀的姿态。伴随其右的壮年男子目光与长者二人亦投向同一方向的屏风画内部,与画中两只孔雀同向的目光形成“画中之画”的内外关系。


任伯年 苏武牧羊 中国画

148.5cm×83.3cm 1883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任伯年的人物画也涉及重要的历史题材,《苏武牧羊》取西汉时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的中华典故,体现了画家人物画创作的历史忧患与人文情怀。刚健有力的线条在起伏与转折中勾勒出了画中主体人物苏武的基本形貌,人物身形劲拔直挺不为风吹所动,手持的节杖直立如柱,加强了这种人物风神的意味。在苏武的人物面部表情刻画上,任伯年采取了一种类几何化的处理方式,人物的眼角强化了直线的骤转效果,与头饰和衣褶的方硬感互动,让人物性格通过形象自然流露出来,整个面部的表情也与此呼应一致。


任伯年 踏雪寻梅 中国画

25.3cm×26cm 18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文人风雅趣事在任伯年的作品中也被表现得妙趣横生,《踏雪寻梅》是一件圆形扇面的小幅作品,画面清润秀雅,传递出一股文人画中的逸兴。本件展品在圆图之中,溢散出淡墨与淡朱色的活色气息,居中的人物骑毛驴自右往西行进,他头戴的斗笠用淡雅的减笔稍加施笔而成,人物脸型呈三角形侧露,眼神随睛目的移动显露出特定的风貌,披落的那件淡淡的朱色衣袍淡中分层、韵致清澈,随着笔意的渐染现出透明的观感。其座下的毛驴前右蹄缓缓抬起,作出向前的动作,以驴之所动衬托出人物此刻内心世界的悠然自得,匠心独具。


任伯年 桐荫仕女 中国画

120.3cm×39.4cm 18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展览中《桐荫仕女》这件作品充分传达了任伯年以“文趣之眼”所表现出的绘画意趣,继续着人与自然的母题。此画描绘的是一古装侍女左手执扇婷立于造化之间远视前方的场景。任伯年注重在“写生”中获取自然的灵机与气息。此幅作品取“小景”而独立成境,画面中央自底而上长出一棵柔线淡墨所绘的大树,极简地用笔勾勒出山坡的地表和草丛,在空灵隽秀中联系着画面左侧下前方的山石,景致的空间关系就这样如此轻巧地表现出来。此幅作品淡墨华韵,其树、其竹、其人、其景,无不透出画家细腻的感物之情,皆在一抹淡域中。


任伯年 献瑞图 中国画

148.7cm×78.2cm 1872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任伯年 钟进士像 中国画

132.2cm×65.6cm 1891年 中国美术馆藏

《献瑞图》与《钟进士像》分别为同治与光绪年间所绘,体现出任伯年艺术中的民俗生活与祥瑞母题。在《献瑞图》中,老人持竹竿而立,竹上用红绳系上的花枝绽开的花朵卷折的绿叶散开,透露出一种雅俗共赏的观感,体现着一种有别于文人士大夫趣味的来自民间社会的市民气息,具有鲜明的通俗性。画中的童子手捧一盆丰茂的水仙盆景点题。《钟进士像》取材于民间广而流传的道教神俗人物,将跳钟馗舞祈福驱邪的钟馗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美术馆的典藏活化和美育开展让库房中的藏品建构为立体的“任伯年形象”,正是通过展厅里一张张任伯年的人物画与观众的互动,任伯年的艺术得到了建构和传播,体现了藏品的文化价值。■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

上一条:2022“上海设计‘10×10’全球大奖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
下一条:2022风自海上——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在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
相关文章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赓续党的文艺理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2022-11-16 15:32:40
 胡立新一一一致敬二十八师,致敬二十八师的战友 2023-05-10 20:43:10
 致诗人倪健民先生 2024-07-21 19:13:32
 成龙:藏品多无处安放 归宿成最大难题 2017-03-23 18:19:42
 法国展出梵高风景画 小观众们也来“凑热闹” 2009-07-23 09:54:02
 徐悲鸿:战火中的爱国情怀 2023-02-10 17:17:46
 高32米青年毛泽东雕塑亮相湖南橘子洲 2009-11-03 10:19:45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忘路》 2023-10-17 14:33:21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中正平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