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绣色新春——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成果展在京开幕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1-18 17:27:06 查看次数:130

1月14日,“文化之美·绣色可观: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年度成果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30日。



展览入口

指尖传奇意,锦绣夺天真。粤绣匠人们的手指在绣地上翻飞,龙凤花草、祥云吉鸟跃然其间,虽为人作,却若天生。本次展览旨在尝试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嫁接,探索非遗作品在现代语境中的表达。

潮州古建筑在现代展览空间中的映射

绣色可观的展厅面积仅200平米,但展品内容却非常丰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展览的层次感是展览团队考虑的首要问题。

素有“潮州小城”之称的龙湖古寨曾是粤绣项目成果展的首选地,古寨中有几处极富特色的空间。一曰阿婆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富甲潮州的黄作雨为其生母周氏所建,被称为中国第一座女性祠堂。一曰方伯第,原是嘉靖时广西布政使刘子兴的宅第,民国时被刘氏后裔重建。其“四进一后包带花园”的建筑格局和大量的西洋装饰,是难得的中西风格兼备的潮汕特色民间建筑。另有一处荒废的旧院落,杂草丛生破败不堪,但却另有一番虽经风霜而不倒的坚韧。这几处空间都不同程度暗合了粤绣的气质,牢不可破的宗族孝义观念、浓墨重彩的审美情趣、中西交汇的历史际遇与无法回避的传承困境。展览团队将潮州古建筑以艺术化的方式映射在工美馆展厅中。


阿婆祠意象空间


空院落意象空间


方伯第意象空间


多彩的展览空间

设计师利用像素化处理的古建筑图片、镜面、珠帘,塑造了阿婆祠和空院落的空间意象,搭建了与方伯第格局一致的主展区,并利用镜面将其无限延伸,在放大空间的同时,提升观众观展的趣味。另外,展览团队也使用彩色麻绳、线卷轴等物料丰富空间。最终,粤绣展厅呈现出了一种与以往全然不同的空间风格,也弥补了空间面积的不足。

数字技术、传统民俗与粤绣作品的趣味呈现

近些年的刺绣作品展示方式,多以平面装裱的刺绣画面为主,刺绣之美通过这种方式虽然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但趣味性确实大打折扣,因为作品的呈现没有与它扎根的地方特色文化产生链接,也没有试图展示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可能性。但这两点在“绣色可观”粤绣展中都得到了重点关注。

“劳热”是岭南地区特有的民俗庆典活动,起源于当地人民对大自然和土地的崇拜与敬畏。“劳热”期间,当地民众会用“营老爷”的方式欢庆丰年。村中挑选的壮丁请神像上神轿,由标旗、仪仗队、醒狮、大锣鼓、潮州乐队作为前导,巡遍乡镇各主要道路一圈,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彩眉则是潮州宗庙祠堂常见的刺绣装饰物。本次成果展中展出了一副创作于上世纪60-70年代,6米长的《“劳热”庆丰收潮绣彩眉》(潮州市忠勉绣庄收藏)。彩眉上,当时的绣工以潮绣工艺栩栩如生地刺绣出鲤鱼舞、潮州大锣鼓、舞狮、舞龙等劳热的经典场景。这幅作品不仅是对潮绣工艺的展示,更是对潮州民俗活动的再现。本次展览中,这幅绣品搭配其中使用的刺绣物料、特色针法和纹样的详细说明,带领观众系统了解粤绣工艺和岭南民俗文化。


《“劳热”庆丰收潮绣彩眉》

展览艺术总监何为更是受粤绣和“劳热”的启发,带领咀嚼间团队创作了作品《非遗数字计划-龙珠系列》和VR数字艺术作品《祠堂香火》。《龙珠计划》选取粤绣经典纹样,分别针对粤绣的针法、颜色、立体感等特征,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了创新的数字化演绎。《祠堂香火》则通过数字程序,将粤绣幻化成斑斓涌动的神秘“生命体”,观众可以通过佩戴VR眼镜,进入虚拟沉浸的粤绣“元宇宙”世界,跟随作品《“劳热”庆丰收潮绣彩眉》中的节庆游行队伍,亲身体验地方热烈的特色文化氛围,并走入澄澈通透的数字岭南祠堂空间,开启一场从传统走向未来的虚拟旅行。



《非遗数字计划-龙珠系列》和《祠堂香火》

展览中深受小朋友欢迎的粤绣创新口罩展区,146个粤绣口罩分布在各色的头模之上,以刺绣纹样装点人的面部,花草鱼鸟龙凤蝴蝶也仿佛更鲜活有趣了起来。这些作品都由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粤绣工艺传承与创新研修班的学员们完成。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次极富挑战的创新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需要跳出以往熟悉的创作路径,将粤绣与其他多种工艺结合,将粤绣与生活感悟结合。这些作品一经展出便得到了现场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的喜爱。





粤绣口罩创新作品展区

粤绣大师们的作品也集体亮相,精美的作品与精湛的技艺令人赞叹。大师与新生代、传统工艺与数字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化展示,粤绣的前世今生尽在“绣色可观”。


孙庆先(国家级传承人)潮绣作品《好运来》


梁秀玲广绣作品《百鸟朝凤》


宋忠勉潮绣作品《双龙戏珠》



绣色可观展览现场

上一条:纸+10——中国当代艺术家纸上作品邀请展在京举办
下一条:文缘艺缘,去燕来鸿,探寻一场文化奇旅
相关文章
 胡立新一行走访台州椒江政协书画院 2022-06-13 16:20:56
 翰墨飘香 “春风里·沉醉与芬芳”春日书法展顺利举办 2023-03-27 16:54:23
 艺术如何对话时代?“超越的维度”在赤湾一号艺术中心呈现 2024-01-25 16:40:52
 岭南画派正在消亡?和粤剧广东音乐并称岭南三秀 2009-08-20 14:27:02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宋代绘画50图 2022-12-26 17:16:24
 时·空·塑:朱林文字雕塑作品展《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幕 2023-07-26 17:30:00
 宋佚名《洛神赋图卷》等中国古代人物画亮相辽博 2024-12-20 18:06:47
 我国北方狩猎民族鄂伦春族传统语言亟待保护 2010-09-25 14:00:47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中正平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