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李可染山水画特点浅析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2-01 17:31:15 查看次数:154


李可染 漓江胜境

一、画中的光感更强,他很早就借鉴西方油画中表现光的特点,70年代末至80年初,他把欧洲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油画贴在画室中,认真研究参考。他曾说过:“我喜爱伦勃朗的油画,伦勃朗的油画喜欢在一大片黑调子中突出一道亮光,十分奇特。我的黑山黑水中夹有一道白光,正是从伦勃朗的油画中得到启示;不过,我用我们传统的笔墨表现出来了。”


李可染 襟江阁

二、他积点成线,点更圆浑,更有节奏感,积成的线也很流畅。


李可染 黄山纪游图

三、他借鉴了清代龚贤和现代黄宾虹的积墨法,墨积得又厚又润,而且更加浑然一体,由于他观察的方法不同于前人,所以,他的积墨法虽借鉴于龚、黄,但最终不同于龚、黄。


李可染 高岩飞瀑图 水墨纸本 1987年

四、他借鉴了宋代范宽的画法,黑色大山突兀,白色飞泉直下,形成鲜明的对比。李可染曾自命画室为“十师斋”,十师即师法齐白石、黄宾虹、范宽、李唐、王蒙、黄公望、石涛、石谿、龚贤、八大山人。这些画家的画风在他的画里都能找到一点影子,但都化到他个人的风格之中了。


李可染 长征

五、他用的素描方法,已完全化入笔墨之中了。


李可染 赏心喜看雨馀山

六、愈到晚年,他的笔墨愈纯熟,已达到神功迹化、妙造自然的境界。中年那种干枯扁的感觉已完全消失了。


李可染 佛教圣地九华山

总结李可染晚年的山水:以黑重为特点,石涛题画句有云:“黑团团里墨团团,墨黑丛中天地宽。”李可染曾题在自己的画上,但李可染的山水比石涛山水更黑,墨更重,墨黑丛中的天地也更宽。李可染晚年山水中前山的光感更强,远山的墨色更润,加之浓墨重色,淡色之淡墨,都能浑然一体,达到化境。化境乃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李可染 革命摇篮井冈山

上一条:马远八帧小画,精致
下一条:姚绶:三绝图册
相关文章
 寻觅雪域之缘丨藏传佛教艺术精品展 2017-03-17 13:11:11
 禅宗美学在山水画艺术中的表现和影响初探 2023-02-08 16:52:49
 上海艺术家姜炳清参展“典亚艺博”“水墨艺博2023” 2023-10-10 18:22:51
 文房四宝: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2-11-10 11:09:59
 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书法篆刻——入选作品 2023-05-06 14:18:45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通透辽宽》 2024-06-29 13:05:49
 盘点史上最经典电影镜头TOP100 2017-03-17 12:48:52
 豪放派花鸟画,不拘泥于物象,大笔纵横恣意挥洒,简直不要太美! 2023-02-07 17:15:10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中正平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