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可染 漓江胜境
一、画中的光感更强,他很早就借鉴西方油画中表现光的特点,70年代末至80年初,他把欧洲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油画贴在画室中,认真研究参考。他曾说过:“我喜爱伦勃朗的油画,伦勃朗的油画喜欢在一大片黑调子中突出一道亮光,十分奇特。我的黑山黑水中夹有一道白光,正是从伦勃朗的油画中得到启示;不过,我用我们传统的笔墨表现出来了。”

李可染 襟江阁
二、他积点成线,点更圆浑,更有节奏感,积成的线也很流畅。

李可染 黄山纪游图
三、他借鉴了清代龚贤和现代黄宾虹的积墨法,墨积得又厚又润,而且更加浑然一体,由于他观察的方法不同于前人,所以,他的积墨法虽借鉴于龚、黄,但最终不同于龚、黄。

李可染 高岩飞瀑图 水墨纸本 1987年
四、他借鉴了宋代范宽的画法,黑色大山突兀,白色飞泉直下,形成鲜明的对比。李可染曾自命画室为“十师斋”,十师即师法齐白石、黄宾虹、范宽、李唐、王蒙、黄公望、石涛、石谿、龚贤、八大山人。这些画家的画风在他的画里都能找到一点影子,但都化到他个人的风格之中了。

李可染 长征
五、他用的素描方法,已完全化入笔墨之中了。

李可染 赏心喜看雨馀山
六、愈到晚年,他的笔墨愈纯熟,已达到神功迹化、妙造自然的境界。中年那种干枯扁的感觉已完全消失了。

李可染 佛教圣地九华山
总结李可染晚年的山水:以黑重为特点,石涛题画句有云:“黑团团里墨团团,墨黑丛中天地宽。”李可染曾题在自己的画上,但李可染的山水比石涛山水更黑,墨更重,墨黑丛中的天地也更宽。李可染晚年山水中前山的光感更强,远山的墨色更润,加之浓墨重色,淡色之淡墨,都能浑然一体,达到化境。化境乃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李可染 革命摇篮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