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林散之讲如何用墨,你用对了吗?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2-13 17:46:38 查看次数:225


写字要有墨法。浓墨、淡墨、枯墨都要有,字“枯”不是墨浓墨少的问题。

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

怀素能于无墨中求笔,在枯墨中写出润来,筋骨血肉就在其中了。

王铎用干笔蘸重墨写,一笔写十一个字,别人这样就没有办法写了,所谓入木三分就是指此。


把墨放上去,极浓与极干的放在一起就好看,没得墨,里面起丝丝,枯笔感到润。墨深了,反而枯。枯不是墨浓墨淡。——与陈慎之谈

笪重光论用墨:磨墨欲浓,破水写之方润。 ——与魏之祯、熊百之等谈

厚纸用墨要带水,薄纸、皮纸要用焦墨写。

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中巧。

会用墨就圆,笔画很细也是圆的,是中锋。


用墨要能润而黑。用墨用得熟不容易。

笪重光:“磨墨欲熟,破水写之则活。”熟,就是磨得很浓。然后蘸水写,就活了。光用浓墨,把笔裹住了,甩不开。 ——与庄希祖谈

早年闻张栗庵师说:“字之黑大方圆者为枯,而干瘦遒挺者为润。”误以为是说反话,七十岁后,我才领悟看字着重精神,墨重笔圆而乏神气,得不谓之枯耶?墨淡而笔干,神旺气足,一片浑茫,能不谓之润乎?

“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不可仅从形式上去判断。

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墨要熟,熟中生。磨墨欲熟,破之用水则润,惜墨如金,泼墨如渖,路子要正,切勿邪途。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

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上一条:古画里的小毛驴,太有诗意了!
下一条:我的延安——全国主题性美术作品展(西安站)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
相关文章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2021”正式开展 2022-12-26 17:14:30
 “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展,开启成都艺术新场馆 2023-07-25 17:38:30
 岭南画派纪念馆再现杨之光近70载从艺历程 2024-12-19 17:32:21
 加强对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文物和药物资源的保护 2022-05-16 09:53:13
 河北省沧县近日获“中国书法之乡”称号 2009-07-21 10:51:39
 学院——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暨中国画教学与创作论坛在 2023-03-23 18:13:44
 杰克逊肖像画在纽约拍出“数百万美元” 2009-08-20 10:24:02
 “韩美林艺术展”在“尔滨”温暖开幕 2024-01-17 17:21:56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俊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色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踏重阳》
 “时序有光——郑光旭油画作品展”在北京开
 亲爱的翁帆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不可醉饭》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变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环保吟》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太行山崖柏树礼赞》
 千岛映画 笔墨生辉 —— 中国民族书画院杭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千金绝》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定风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东坡归来兮》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梦姥姥仙游》
 巴山蜀水铺展多彩艺术画卷——记第十四届中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