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篆刻的美,离不开书法和刀法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3-23 18:24:51 查看次数:233

以书人印、以刀书石与笔法刀法的结合,这标志着篆刻艺术美的用笔、用刀等技巧的成熟。

篆刻美的组成因素,离不开书法和刀法的运用与结合。

在古玺与汉印中,因受到铸印制作技术的影响,其书法(字)只有骨架、结体,而少有细微而传神的用笔变化。其凿印,刀味虽很浓,但又嫌过于草率。



到了元代赵孟领等人,以一书篆之笔写印稿,是篆刻中用笔的进步,但由于请人代刀,刻者依线镌刻,毫无个性。

因代刻者多为刻牙骨工人,对主人的手迹,只能依线描镌,不能加入己意,因之笔意多失,刀意亦难见。

虽然吾丘衍在当时所总结两汉、唐、宋篆刻而撰述的《三十五举》中,多次提到篆刻印章应有“写”意,如二十举:“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三十五举:“……若写得有道理,自然不觉空也。”

但习印者大多只理解为写印稿,而未能理解其以刀代笔的写意。这是当时篆印者未亲自镌刻所致的弊病。


文彭

到了明代文彭、何震,因印材易牙为石,容易镌刻,故篆印稿者亦亲自操刀完成,刀意逐渐增多。

山于印人自篆自刻长期的实践,在认识期已注意到刀法与笔法的关系了。如周公瑾、甘肠、沈野、程远、金一甫等篆刻家都已经提到篆刻中的笔意问题了。

在朱修能的《印经》中说得更多、更精辟,他说:“刀法者,所以传笔法也,刀笔浑融,无迹可淤,神品也……”

明代的篆刻家在刀与笔的关系上已有不少卓见。尤其是朱简的言论,可以说是提出以刀法表现笔法、笔意理论的开拓者。但在实践上受到篆书水平的局限,未能取得更大的突破性的成效。

只有到了清代,邓石如以书入印,并不断实践,逐渐翻开篆刻艺术上刀笔结合的新篇章。

邓石如能将书法艺术中用笔规律和审美观用于篆刻。在他的作品,不仅可见用笔的起、运、转折、收、放等。同时,也可见刀法的冲、切、疾、涩等变化。

更主要的是他开始注意刀笔结合。刀法中既能表现他篆书的雄健流畅之神,也能具体入微地表现他以隶法入篆转折的书法特点。如“疁城一日长”。


邓石如·疁城一日长

正因为邓石如在篆书上有突破性的成就,利用“书印相通”的原理,才使他的篆刻上有突破性的成就。可能由于实践的某些局限性,留下来的印作并不多,他在这方面也未能穷尽其美。


吴让之·盖平姚氏秘笈之印

吴让之,能得邓刀笔结合之真髓。他用刀如使笔,“写”的意味比邓石如更浓,真正达到了“书篆”与“铁笔”结合的境界。

后来吴昌硕曾说:“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干让翁。”(《吴让之印谱》跋)更易得书印合一的捷径。但吴让之亦未能尽善尽美表达邓之原意。


赵之谦

赵之谦则比吴让之又前进了一步。他批评吴让之“谨守师法,不敢逾越”,而他确能深一步理解邓石如以书入印的思想并加以发挥。

一方面将邓以隶法入篆之理,而掺入北碑笔意,起笔处多用方笔,遂使篆书又出一变,并以这种挺劲秀丽的篆书入印,印中笔情、墨趣、刀味就显得更浓。

我们从他的朱文“赵之谦印”、白文“燮咸长寿”等印中,可见起笔处有方有圆,有藏有露,运笔有迟有速,转折有方有圆,收笔有钝有锐;用刀有轻有重,有冲有切,有正有偏,有刚有柔。这种用笔用刀的结合,表现出丰富而熟练的笔意。


丁敬·丁敬身印

丁敬身刀笔结合的表现形态又不一样,他不求笔墨表面的流畅,而是着重于笔墨的含蓄、浑朴、涩味的表现。因之他笔刀结合的美是属内在含蓄美。追求的是以切刀涩行,刀刀相接而表现出“屋漏痕”的味道。


吴昌硕

吴昌硕在篆刻艺术中,将刀笔结合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其篆书主要从临习石鼓文中取得,自成风貌。

他临、仿、拟汉印,或封泥或砖瓦文字等,皆以弓写石鼓文篆书笔意入之。故其印中用笔起、落、驻、运、迟、速、收、放等历历在目,用墨浓、涨、枯、湿,字字清晰,虽有“粗头乱服”之貌,而犹有他大写意花卉用笔墨之神。

用刀则能充分体现笔情墨趣,然仍存刀味。故笔、墨、刀融合得极为自然,实是打开了篆刻“写意”派之大门,为篆刻艺术中刀笔结合又开创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黄牧甫·克明长寿

黄牧甫他初学邓石如、吴让之,后又受赵之谦影响。以光洁锐利的刀法,表现出线条峻利之美,得其笔墨中之风骨。

尤其是有的印中有金文中常见的粗重之笔和线条中斑驳锈蚀之处,犹如笔墨中之枯断或浓墨,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出笔墨之趣,也有金石之味,给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如“纳粟为官”。

上一条:米芾用12件至宝交换,最终还是未能得到的12字书法手迹!
下一条:吴冠中水墨百图
相关文章
 两朝帝师的山水小册,意趣盎然! 2022-12-14 15:38:32
 贫道子(胡立新)禅意新水墨画系列之五 2023-06-29 10:07:34
 敦煌当代美术馆在沪落成 首展“境象敦煌”开启跨地域艺术探索 2024-11-11 18:04:40
 牟钟鉴:从古至今 我国主流社会是如何看待宗教的? 2016-04-27 15:28:36
 穿越千年的问候,6城少年唱响东坡诗词 ——《少年东坡诗词咏》MV 2022-03-24 16:29:45
 2022“中原画风”全国巡展续写美术版“中原史诗” 2023-03-13 17:53:56
 解锁苏式生活方式,“十二集——永续的艺术作品展”开幕 2023-12-14 17:51:17
 海峡两岸油画联展在京举行 2009-07-09 10:13:26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中正平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