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亚峰会”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西安。自古以来,长安作为丝路的起点城市与中亚各国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今日,西安美术工作者们用美术精品再现了古今千年的情谊,多幅精品佳作汇聚成线上展览,令观众、网友仿佛一日千年,在画卷中感受从长安到西安的变化。
这些画卷,将西安数千年的历史娓娓道来。尤其丝路古道上那些被历史烟尘湮没的过往,经艺术家们的一双妙手,重新拨开迷雾展现在人们眼前,宛如身临其境。张骞、班超开拓丝路古道披星戴月的艰辛,鸠摩罗什、玄奘传道译经时僧侣民众迎来送往的盛况,丝路古道上各国长安客商们环绕着琳琅满目货品,将商路拥挤得熙熙攘攘……昔日的长安外交、贸易、政治、宗教、市井生活的景象犹如一场绚丽繁华的梦境,在画卷中徐徐展开。
千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制造”商品通过长安号西安—中亚专列运往中亚及欧洲,长安塔、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中欧班列、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渭北工业城、渭河大桥、轻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艺术家们笔下的今日丝路起点西安,与昔日形成强烈对照,一片熙攘忙碌、热火朝天的情形未变,但通往丝路另一端的交通方式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苍茫、遥远的丝路古道,时至今日,变得快捷、高效、从长安到西安,截然两个世界。

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犇携团队创作 秦岭新晖 中国画 500cm×1470cm 2022年 西安国际会议中心藏
5月19日上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各国领导人集体合影的背景作品,正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犇携团队创作的《秦岭新晖》。《秦岭新晖》采用传统中国画殿堂全景构图形式,同时运用高远、平远、深远三远法,吸收西画的光影透视,以大青绿的重彩设色,艺术地再现了伟岸的中华祖脉秦岭和合南北,沐浴着新时代的金晖。画面中央主体蜿蜒起伏的山势宛如巨龙,一直延伸到太白主峰,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山石瀑布在主峰的周围环抱形成源远流长的中央水塔。画面前景茂密的植被松林挺立,象征着三秦儿女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远景绵延起伏的远山,呈现出苍茫壮阔的山河图景,象征中华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山腰云蒸霞蔚中飞翔的二十只朱鹮,寓意着人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同时更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祥瑞氛围。
长安城曾为无数人所追慕,是我们心向往之的“诗与远方”,也是西安美术家们不断耕耘的沃土,全体西安美术人用彩墨丹青热烈祝贺中国-中亚峰会召开。王犇说:“‘丝路文明 西安文脉’工程是西安市‘十三五’规划文化精品项目之一,可以说,这批优秀作品全面展现了从周秦汉唐到现当代西安的重要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文化脉络。西安中国画院近年来在中国国家画院的指导下实施的三大工程,也都是立足西安,致力于挖掘三秦大地的历史文脉资源、红色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用美术精品展现了丝路起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