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的文化名城,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金沙遗址的发掘将这座城市的建城史和文明史上推到3200年前。自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之一,并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这里也逐步从中国西南中心城市迅速成长为国际化新兴都会城市,也更是一个艺术城市的宠儿。

开幕式现场
在成都天府新区,一个硕大的“漂浮盒子”又一次以艺术之名,惊艳了所有人的目光。7月17日,“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展在新兴启幕的广汇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为主的策展团队及美术馆工作团队的合作之下,展出了涵盖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等60位艺术大家的221件/套代表性作品,极具学术价值。策展团队通过设置山水卧游/河山壮志、文心雅趣/人民情感、写生意象/日常理想、书道与书写、跨时空视觉对话五大单元,以“主线”与“副线”交叉的形式,全面呈现了有关20世纪中国书画特征的研究成果。
广汇美术馆馆长张格芳致欢迎辞时表示:“⼴汇美术馆历经五年的打造,这个漂浮的盒⼦终于打开了。美术馆先有馆藏后建馆,依靠⼴汇集团500强的实⼒和20年来对于中国20世纪书画的收藏,本次展览得以呈现221件/套名师⼤作。我们的目标是以历史为使命,以学术为积累,打造国际性美术馆,为这座城市贡献⺠营美术馆的⼒量。”
策展人王璜生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展览的源起与线索:“我们从广汇美术馆的500多件/套藏品中精挑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力图勾勒出20世纪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表达与视觉情怀,同时也希望体现这一时期重要艺术家的主要艺术成就与多元样貌。由此可见,广汇美术馆近现代藏品之丰富度及重要性。我们也邀请了当代备受关注的水墨大家潘公凯、刘庆和、高世强的巨型作品一起展出,既能够与经典的近现代水墨艺术形成跨时空的对话,也传递着当代水墨的文化情怀、视觉表达与观念精神走向。”
本次展出的作品中,创作年代最早的作品是齐白石的《龙山七子图》(1894年),最近的一件则是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高世强创作的六频影像《山水:云山六章》,两件作品时间上相距100多年,跨越了整个20世纪,在广汇美术馆内遥相对望。对此,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此次展览既具有宏观的观察与分析,又有细微的个案研究和代表性作品的图像分析,不仅展现了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特征和精神价值,更彰显了20世纪的中国书画家们的精神追求与⽂化理想。”

展览现场
四川天府新区是承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国家级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工程师葛凌在致辞时说道:“美术馆作为承载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凝聚着城市的精神文化力量,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沃土,广汇美术馆必将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在天府新区汇聚融合,助力新区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商、宜业、宜游、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未来,天府新区将携手广汇集团进一步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艺术商业,为新区带来全新的泛艺术生活场景。”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春秀在讲话时提道:“文化是⼀个国家和⺠族的灵魂,没有⾼度⽂化⾃信就没有中华⺠族的伟大复兴。如今正值中华⽂明⼤繁荣、⼤发展,我们的书画艺术机构赶上好时代,大有可为。”
据悉,“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展将持续至10月31日,后续围绕展览主题,美术馆与策展团队将展开深度合作,推出一系列导览、论坛、讲座、工作坊等美育推广普及活动,让大众走近经典传统书画艺术,感受时代变迁之下东方美学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