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上海久事美术馆开年新展“山水游”开幕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4-03 17:09:10 查看次数:165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杨翔菲)4月2日,上海久事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群展“山水游”拉开序幕。“山水”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延续着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鉴赏,传承着历史文化的精髓,还为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当代观众们带来精神上的抚慰。

  上证报记者 杨翔菲 摄

  本次展览展出余友涵、曹晓阳、车建全、傅百林、金江波等12位艺术家的37 组作品,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界对“山水”这一古老而永恒主题的探索。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中,12位艺术家使用不同创作方式,在新媒介、新手法和新观念的引导下,探索“山水”这一主题。展出作品在延续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鉴赏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社会的思考与感悟,它们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上证报记者 杨翔菲 摄

  策展人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士后姜俊在导览时介绍,美术馆内的窗户也可视作一幅作品。上海久事美术馆位于外滩27号,窗外即是黄浦江和陆家嘴,临窗远眺,陆家嘴的现代建筑与场馆内的山水作品交相辉映。“日常的现代化城市与山林的精神寄托之间,在这里形成了对应关系。”姜俊表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艺术爱好者们争相聆听策展人的介绍,大量观众在多幅作品前驻足,也有观众与艺术家一起讨论作品诞生的故事。“这个展览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有画,还有摄影、装置作品,多种表现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一位现场观众表示。

  本次展览由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提供设计支持。


上一条:2024 陈永康艺术展《鉴山》正式开幕
下一条:陈立君、刘一原、丁同成捐赠作品展在湖北美院美术馆举行
相关文章
 2009年中国美术回顾 平淡寂寞中呼唤艺术激情 2010-01-05 11:03:26
 “‘策展在中国’论坛——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展览与展览史”在四川 2022-12-06 16:36:57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2012-06-25 11:46:30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大脑花园”,六大场馆 3000余件作品齐亮相 2023-06-05 17:15:02
 上海书画家挥毫迎接世博 2009-06-22 14:52:07
 胡立新诗乎《贫道子-真仙》 2024-10-08 10:55:29
 胡立新为杭州爱在新学堂——谷建芬新学堂歌公益慈善晚会创作 2015-06-03 13:25:26
 郑板桥:千秋不变之人 2023-03-02 16:20:39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