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前门》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3-31 11:06:36 查看次数:111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前门》

后门通前门,前门通八方,八方皆相通,乾坤通光明。乙巳写于北京前门

胡立新的诗词《贫道子-前门》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深刻的禅意与道家哲思,其核心意象“前门”与“后门”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象征,更隐喻了天地万物的通达与生命的觉醒。以下结合诗句内容及胡立新其他作品的创作风格,进行分层解读:

一、空间意象的哲学升华

“后门通前门,前门通八方”表面上描绘了北京前门的地理连通性,实则暗含道家“内外相通”的宇宙观。前门作为北京城的历史地标,象征世俗世界的入口,而“后门”则可能指向隐逸或修行的归处。二者的贯通,呼应了胡立新其他作品中“草堂悠然闻鸡鸣”“浮尘皆空名”等意象,体现世俗与超脱的辩证统一。 “八方皆相通”进一步扩展空间维度,暗合《易经》“八卦”的方位哲学,如《贫道子--致乙巳》中“乾坤垂大象,一一皆新生”所述,天地万物皆在动态关联中焕发新生。

 二、“乾坤通光明”的禅悟境界

末句“乾坤通光明”既是物理光线的延展,更是心性觉悟的写照。胡立新的禅意诗常以自然景象隐喻修心过程,如《贫道子-彻尘寒》中“神灵破关立顿醒”,强调破除迷障后的豁然开朗。此处的“光明”可理解为智慧澄明,与“乾坤”(天地)的贯通,则呼应了禅宗“即心即佛”的顿悟观。

 三、现实与超越的双重维度

胡立新的诗词常游走于现实描摹与超验哲思之间。此诗以“前门”为锚点,既指向具体的历史空间,又通过“通八方”“通光明”的递进,升华至“色空明性见”的禅境,展现了从具象到抽象、从有限到无限的美学路径。

《贫道子-前门》以极简笔法浓缩了胡立新对时空、存在与觉悟的思考,既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干支、易理与禅宗思想,又通过个人化的意象重构赋予前门以超越地理意义的象征维度。这种“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与其诗书画融合的艺术实践共同构筑了一个贯通天地、内外澄明的精神世界。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一张床》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徐开濯》
相关文章
 立法让不可移动文物不再“移动” 2011-01-15 13:29:23
 纪念林散之先生诞辰125周年学术研讨会举办 2023-09-11 10:59:15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法源》 2025-04-04 20:24:51
 蕴含着书卷气的诗文 2022-10-20 17:23:26
 纽约华美协进社策展人谈新展“河上花”:这三个字充满所有诗意 2023-04-17 16:45:26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古堰画乡》 2024-04-26 14:57:15
 创全球中国绘画新纪录 2009-06-29 14:14:59
 露珠与妙机:胡立新《无理由》中的生死禅境 2025-07-28 07:14:59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