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孤烟有话说》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4-01 18:24:36 查看次数:110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孤烟有话说》

金沙落孤烟,骆驼祥子行,胡杨偷偷笑,欢喜不可言。乙巳写于北京阿期炉

孤烟升起处,天地有大美——读《贫道子--孤烟有话说》的禅意解构

 大漠深处的一缕孤烟,在胡立新的笔尖化作生命的偈语。这首四行短诗像敦煌壁画里褪色的飞天,在枯黄沙粒与湛蓝天际的缝隙中,以静默的姿态讲述着永恒的寓言。孤烟升起的刹那,天地万物都成了禅意的注脚。

 "金沙落孤烟"一句,诗人将王维"大漠孤烟直"的经典意象揉碎重组。金黄的沙粒不再是自然景观的简单复现,而是时间凝结的舍利子。当孤烟如慧剑般刺破沙幕,我们看见的不是荒芜的终结,而是生命重生的序章。这种视觉的悖论恰似禅宗公案,在矛盾中显现世界的本真。

 "骆驼祥子行"将老舍笔下的城市寓言移植到荒漠语境,让负重前行的生命意象获得双重隐喻。祥子迈出的每个脚印都是对宿命的叩问,而骆驼背负的不仅是货物的重压,更是人类亘古的生存之问。在驼铃与风沙的和鸣中,行走本身成了超越苦难的修行。

 当胡杨"偷偷笑"的瞬间,整个荒原都在进行着秘密的启蒙。这种拟人化的狡黠,暗合庄子"子非鱼"的智性游戏。干裂的树皮下,三千年不死的生命在窃笑世人对永恒的误解。它的褶皱里藏着时间的密码,每道年轮都是对"不朽"的重新定义。

 结句"欢喜不可言"道破了禅宗不立文字的真谛。当孤烟消散在碧空,当驼队隐入地平线,当胡杨停止私语,那种超越悲喜的大欢喜如月光般笼罩四野。诗人在这里完成了对生命本质的终极叩问:在荒芜与丰盈的辩证中,每个存在都是自足的法喜,每粒沙尘都闪耀着宇宙的微光。

上一条:解析胡立新(号贫道子)诗词作品中对生命的探索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一张床》
相关文章
 清康熙孔雀绿梅瓶 被老外当作成化朝器物了 2009-10-19 10:02:54
 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 2022-11-07 16:26:23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四展齐开 2023-04-28 11:24:48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三朵莲》 2024-06-05 17:35:06
 《胡立新诗书画选集》序:笔墨问道·诗心印禅——胡立新书画艺术 2025-08-11 18:13:35
 胡立新金文书法一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莫如釜底 2017-02-26 12:30:36
 19个密码——手稿与创作展在韩建美术馆举办 2023-02-02 15:43:42
 名师齐聚共襄中国画传承与人才培养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成立 2023-09-26 15:46:31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