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贫道子水墨行一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4-27 18:16:09 查看次数:42

罗浮山下梅花村,梅花村里拈梅花,但见玉雪千千梅,千千梅子烟雨行。一一贫道子水墨行一

这幅水墨画在艺术表现上极具特色,以下从专业角度展开解析:

笔墨技法:

笔法:梅花枝干以多变的线条勾勒,浓墨中锋显苍劲,侧锋取势示曲折,线条粗细、刚柔并济,生动表现枝干形态;花瓣以淡墨轻染与留白结合,简笔点蕊,寥寥数笔尽现梅花之姿。屋舍以简洁线条勾勒轮廓,笔法简练精准,尽显写意之趣。

墨法:充分运用“墨分五色”,浓墨绘枝干以显厚重,淡墨染背景山水营造朦胧悠远的空间感,湿墨渲染远景增强画面润泽感,干墨勾勒枝干纹理突出苍劲,通过墨色浓淡、干湿对比,使画面层次丰富、富有节奏感。

构图布局:采用近、中、远景结合,近景梅花繁茂密集,中景屋舍点缀其间,远景山水虚化淡描,形成疏密、虚实对比,层次分明且和谐统一,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意境。

诗书画印结合:书法题诗“罗浮山下梅花村,梅花村里拈梅花,但见玉雪千千梅,千千梅子烟雨行”。诗句与画面梅花景致呼应,增添文化内涵;钤盖的印章朱红醒目,起到平衡构图、点缀画面的作用,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诗书画印”一体的艺术特色。

意境营造:以梅花为主体,其繁茂洁白似雪,象征高洁坚韧;屋舍静立,远山淡远,整体画面传递出清幽宁静的氛围,借景抒情,展现出文人画中对理想境界与精神品格的追求,使观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雅致与悠远。

这幅作品通过精湛的笔墨、巧妙的构图及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合,成功营造出富有诗意与文化底蕴的艺术境界,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魅力。

上一条: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下一条:贫道子水墨行二
相关文章
 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五大画派,你更喜欢哪一派? 2022-11-07 16:36:28
 坐看云起时 望远天地宽—— 望远中国画作品展在上城宋韵美术馆开 2023-04-29 16:27:31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专题研讨会:专业学位培养 2024-06-07 18:15:46
 ACG国际艺术教育携手798艺术节共育艺术新生力量 2023-09-27 15:55:31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2025-04-28 16:42:34
 宋徽宗这幅字估价100多亿,光是这种宣纸,现代人都造不出来! 2022-11-03 18:14:39
 2022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 | 延安→北京:北京画院院史研究 2023-04-27 17:18:39
 “黑土地·生命与记忆”展再现图画家九儿“泥土味”的艺术世界 2024-05-31 18:20:19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刹那》中的永恒:一念三千与命途澄明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刹那》
 表象之下的秩序:《贫道子-现象》中的生存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象》
 胡立新《贫道子-玄境》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玄境》
 碰撞的形而上学:论冲突如何成为宇宙的第一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碰撞》
 胡立新《贫道子-屋漏》哲学解构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屋漏》
 胡立新《贫道子-流水韵依然》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流水韵依然》
 胡立新《贫道子-波涛浪涌》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波涛浪涌》
 胡立新《贫道子-圆点》禅意哲理解读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