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4-30 17:33:50 查看次数:56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红木驱寒暑,悠缓居可期。得体护金刚,坐斋清香阁。写于北京一阙宫

胡立新《贫道子--红木礼赞》诗词解读

这首题为《红木礼赞》的四言绝句,以凝练笔触构建了一个跨越物质与精神的诗意空间,展现了作者对中华传统器物文化的深度思考。

一、物性之美的三重升华

首句"红木驱寒暑"以功能性为切入点,实则暗含哲学深意。红木的温润质地使其具有冬暖夏凉的物理特性,此处的"驱"字既是对木材实用价值的肯定,更是对传统造物智慧的礼赞。次句"悠缓居可期"将视角转向空间美学,"悠缓"二字既描绘红木家具线条的舒缓之美,又隐喻着中国古典建筑空间追求的从容气度。这种由物性到美学的递进,完成了从实用到审美的第一次升华。

二、精神寓意的多维建构

"得体护金刚"一句展现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得体"本指器物形制合度,在此引申为天人合一的造物理念;"护金刚"则巧妙化用佛教意象,将红木的坚实质地升华为精神守护的象征。末句"坐斋清香阁"构建起完整的文人意象系统,"坐斋"指向士大夫的精神修行,"清香"既是嗅觉体验,更是道德芬芳的隐喻。此处通过嗅觉、触觉、视觉的多维通感,完成了物质存在向精神境界的第二次飞跃。

三、时空交织的文化对话

创作地点"北京一阙宫"作为时空坐标具有特殊意义。宫殿建筑本身即是红木文化的集大成者,这个特定场域的选择,使诗歌与建筑形成互文关系。作者在当代都市语境中回望传统,通过"红木"这一文化介质,搭建起古今对话的桥梁。四言体的选用既暗合《诗经》传统,又与红木纹路的简练之美形成形式呼应,展现出传统文化基因的现代激活。

此诗以20字构筑的文化密码,实现了从器物审美到哲学思考的跃升。在红木的年轮纹理间,我们既看到匠人精神的永恒流转,更触摸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脉动。这种将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精神符号的创作实践,为传统诗词的当代转型提供了新颖范本。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相关文章
 旗袍 2012-06-18 13:56:07
 和美新疆——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巡展首站亮相鹏城 2023-02-27 16:25:31
 胡立新书法作品欣赏 2023-11-13 11:35:54
 新时代中国贝雕艺术传承创新作品展全国巡展首站在长春开幕 2025-06-04 16:21:42
 胡立新行草书作品集锦 2015-03-11 15:51:20
 上海东方国拍推出张大千和吴湖帆艺术精品 2009-12-16 15:33:08
 齐白石:梅花册 2022-11-29 16:37:08
 广州美术学院近2000名毕业生秀毕业创作 2023-05-25 18:19:06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刹那》中的永恒:一念三千与命途澄明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刹那》
 表象之下的秩序:《贫道子-现象》中的生存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象》
 胡立新《贫道子-玄境》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玄境》
 碰撞的形而上学:论冲突如何成为宇宙的第一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碰撞》
 胡立新《贫道子-屋漏》哲学解构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屋漏》
 胡立新《贫道子-流水韵依然》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流水韵依然》
 胡立新《贫道子-波涛浪涌》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波涛浪涌》
 胡立新《贫道子-圆点》禅意哲理解读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