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的《贫道子-香山客》解析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5-29 07:10:04 查看次数:85

胡立新的《贫道子-香山客》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艺术哲思的现代诗,以香山为精神场域,将道家"无为"思想与艺术创作的真谛相融,在虚实交错的意象中完成了一场对生命本质的叩问。全诗以三重递进展开:

第一重:自然与修行的交响

"桃李春风醉浊酒"开篇即营造出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但"醉浊酒"的浑厚与"一心灯"的明澈形成张力。三载崇文的修行不是知识的累积,而是如灯芯般在时光中提炼纯粹的精神内核。"细思量,不着意"暗合《庄子》"坐忘"之境,丹青不再是技艺的炫耀,而是以艺术为镜,映照众生本相。

QQ20250525-081953.jpg

第二重:艺术本体的解构与重构

"无墨无水无技巧"的连续否定,是对传统艺术程式的彻底消解。当笔墨纸砚被抽离,艺术回归到最原始的生命冲动——"筑诗魂"。这种解构并非虚无,恰如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在破除形式藩篱后,艺术成为承载灵魂的容器。"远方如是正当前"将禅宗的"当下即永恒"注入创作,艺术的真谛不在彼岸,而在破除执念的此刻。

第三重:生命原初的复归

结尾的"婴啼声"如惊雷炸响,将全诗推向高潮。香山八大处的晨钟暮鼓间,婴儿的啼哭成为最本真的梵音。这声啼哭打破"无喜无悲"的玄思,在"光无量"的顿悟中,道家的"复归于婴儿"与佛家的"众生皆具如来智慧"殊途同归。艺术、哲学、宗教在此刻坍缩为最初的生命悸动,恰似石涛所言"一画之法,自我立"。

全诗以香山为精神道场,在层层剥落中抵达艺术与生命的本真。那些被剥离的"无",实则是为了显现最丰盈的"有"——当所有概念消弭,剩下的便是未经雕琢的生命原力。这种创作观暗合当代艺术对本质的追寻,也延续了中国文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在解构中完成对艺术灵魂的重铸。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消息》
下一条:胡立新的《贫道子 - 梦姥姥仙游》解析
相关文章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香山煮茶》 2023-12-04 10:15:58
 贫道子:归返中的哲思 2025-06-16 08:23:01
 文物艺术品资产化 收藏家将成新富豪 2015-07-14 14:46:02
 这组罗汉图,别具特色 2022-12-07 16:25:04
 胡立新居士文——中国书法文化漫谈 2023-06-09 11:11:24
 2024第二届中国·河北美术学院国际校园公共艺术创作营结营仪式暨 2024-10-15 10:57:24
 向雷锋同志致敬——国家重点美术馆馆藏作品选编 2023-03-06 18:09:53
 建成诗,贫道子即就章 2023-11-28 10:41:43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俊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色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踏重阳》
 “时序有光——郑光旭油画作品展”在北京开
 亲爱的翁帆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不可醉饭》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变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环保吟》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太行山崖柏树礼赞》
 千岛映画 笔墨生辉 —— 中国民族书画院杭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千金绝》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定风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东坡归来兮》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梦姥姥仙游》
 巴山蜀水铺展多彩艺术画卷——记第十四届中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