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的《贫道子-香山客》解析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5-29 07:10:04 查看次数:39

胡立新的《贫道子-香山客》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艺术哲思的现代诗,以香山为精神场域,将道家"无为"思想与艺术创作的真谛相融,在虚实交错的意象中完成了一场对生命本质的叩问。全诗以三重递进展开:

第一重:自然与修行的交响

"桃李春风醉浊酒"开篇即营造出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但"醉浊酒"的浑厚与"一心灯"的明澈形成张力。三载崇文的修行不是知识的累积,而是如灯芯般在时光中提炼纯粹的精神内核。"细思量,不着意"暗合《庄子》"坐忘"之境,丹青不再是技艺的炫耀,而是以艺术为镜,映照众生本相。

QQ20250525-081953.jpg

第二重:艺术本体的解构与重构

"无墨无水无技巧"的连续否定,是对传统艺术程式的彻底消解。当笔墨纸砚被抽离,艺术回归到最原始的生命冲动——"筑诗魂"。这种解构并非虚无,恰如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在破除形式藩篱后,艺术成为承载灵魂的容器。"远方如是正当前"将禅宗的"当下即永恒"注入创作,艺术的真谛不在彼岸,而在破除执念的此刻。

第三重:生命原初的复归

结尾的"婴啼声"如惊雷炸响,将全诗推向高潮。香山八大处的晨钟暮鼓间,婴儿的啼哭成为最本真的梵音。这声啼哭打破"无喜无悲"的玄思,在"光无量"的顿悟中,道家的"复归于婴儿"与佛家的"众生皆具如来智慧"殊途同归。艺术、哲学、宗教在此刻坍缩为最初的生命悸动,恰似石涛所言"一画之法,自我立"。

全诗以香山为精神道场,在层层剥落中抵达艺术与生命的本真。那些被剥离的"无",实则是为了显现最丰盈的"有"——当所有概念消弭,剩下的便是未经雕琢的生命原力。这种创作观暗合当代艺术对本质的追寻,也延续了中国文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在解构中完成对艺术灵魂的重铸。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消息》
下一条:胡立新的《贫道子 - 梦姥姥仙游》解析
相关文章
 每天念一遍《佛说吉祥经》,消灾解难得幸福吉祥 2017-03-17 11:24:58
 穿越时光,回看当年那些样板戏年画 2023-02-03 17:56:34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镜湖中秋》 2023-09-28 21:56:29
 《贫道子--静水深流》 2025-04-29 17:54:44
 在绘画经典里感悟千年文脉 2022-11-07 16:28:00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正归来》 2024-06-06 17:54:49
 我国现存最早的书法孤品 2023-02-02 15:44:28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千金绝》: 2023-09-26 21:47:59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刹那》中的永恒:一念三千与命途澄明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刹那》
 表象之下的秩序:《贫道子-现象》中的生存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象》
 胡立新《贫道子-玄境》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玄境》
 碰撞的形而上学:论冲突如何成为宇宙的第一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碰撞》
 胡立新《贫道子-屋漏》哲学解构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屋漏》
 胡立新《贫道子-流水韵依然》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流水韵依然》
 胡立新《贫道子-波涛浪涌》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波涛浪涌》
 胡立新《贫道子-圆点》禅意哲理解读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