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贫道子·通行》:二十字里的宇宙诗学密码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6-12 18:22:38 查看次数:67

《贫道子·通行》:二十字里的宇宙诗学密码

胡立新以《贫道子·通行》构筑了一座微型的东方哲学圣殿。四句二十字,层层递进,在音律舞姿间揭示出万物互联、个体卓然、诗意觉醒的宇宙真相。

“大千相交融”如宇宙基石的奠定。此句以佛家“三千大千世界”为底色,却指向更深层的存在本质——万物在量子纠缠般的网络中相互渗透。庄周梦蝶的哲学迷思在此化为现实图景:个体生命与浩瀚星尘共振共鸣,如同《华严经》中“因陀罗网”的明珠,每一颗都折射着整体的光芒。

“音玄舒广袖”完成形而上向形而下的诗意转化。“音玄”直指《道德经》“大音希声”的宇宙本体律动,而“舒广袖”则以敦煌飞天的舞姿、太极云手的流转,将不可闻的天地玄音凝为可视的肢体诗行。衣袖翻飞间,公孙大娘剑器的寒光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哲思在此交融。

“各领卓风姿” 在宏大交响中凸显个体价值。当万物互联成为背景,个体独特性反获神圣确认。此句深谙儒家“和而不同”的精髓:如同星河中交织的光轨,每颗星辰既辉映宇宙,又持守自身光谱。差异非障碍而是资源,多元生命形态在和谐中共振出更丰沛的存在之美。

“通晓知诗眼”终抵审美觉知的巅峰。“诗眼”在此超越技法层面,升华为洞穿现象直抵本真的灵视。当诗人彻悟万物交融的奥义,领会音律化形的玄机,珍视个体独特的光芒,便能在尘世万象中识别那震颤永恒的诗意瞬间——如陶渊明采菊东篱时与南山刹那的精神接通。

贫道子广袖轻舒间,舞出一曲存在主义的东方诗篇:宇宙因交融而丰盈(大千),大道借艺术而显化(音玄),个体在互联中确立尊严(风姿),终在审美中照见永恒(诗眼)。这二十字如精密的诗学钟表,齿轮咬合间传递着古老而永恒的智慧——当众生在互联中绽放异彩,每个生命都成为宇宙琴弦上震颤的永恒音符。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指令》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通行》
相关文章
 吴冠中:可惜他与我们相隔一百年! 2022-12-20 17:22:32
 “中原画风”亮相内蒙古美术馆 2023-07-13 18:06:18
 中国美术馆全民美育系列展首场展览聚焦基础美术教育教师作品 2024-12-02 14:54:54
 著名艺术家,中国民族书画院副院长张肇达教授为胡立新院长画像并 2016-06-06 17:17:27
 才女大赛速写及绘画创作 2022-04-19 15:38:31
 升平乐事图册 2023-03-17 16:21:42
 “华夏福瑞生肖艺术邀请展——2024甲辰龙年”正式启幕 2023-12-29 17:04:18
 胡立新《贫道子-圆点》禅意哲理解读 2025-06-30 09:39:23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