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纪念毛泽东诞辰116周年 李人毅《不逝的微笑》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09-12-28 10:48:32 查看次数:1936

纪念毛泽东诞辰116周年 李人毅《不逝的微笑》


    老一代领导人开创的基业得到了创新性的拓展,是开国伟人的追求和夙愿。正值盛世之际迎来建国60周年大庆,在举国欢庆的时候,毛泽东诞辰116周年到来了。为了纪念这一难忘的日子,画家李人毅的肖像组画《不逝的微笑》走进大家视野。愿这组以开国领袖毛泽东面带微笑走进当代现实生活中的作品,愿为成为大家追思缅怀的一道丹青风景线。
    在这组水墨肖像画中,画家李人毅以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形象为创作素材,经过精心构思,艺术地再现了伟人的魅力和大国领袖风采。作品用线简洁、构图考究,既发挥了中国画笔墨特质,又突出了人物形象。画面以笔墨浓淡干湿凸显造型,疏朗隽永,气韵生动。其中《春风》、《轻风徐来》两幅作品,面部刻画得浑厚圆润,质朴中见灵动。并用焦墨乾笔勾写衣纹,寥寥数笔中见艺术功力。
    这组作品都不足一平方尺,却小中见大,内涵丰富。如《艳阳天》、《一笑烟云》、《不逝的微笑》等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用"微笑就是力量、就是胆识、就是信心",传递着富国强民主题思想和面对危机不怕困难、从容镇定敢搏必胜的精神内涵。以艺术创作发掘精神财富,为领袖题材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亲和、从容、自信,蕴含着不可战胜的文化凝聚力。以开国伟人的笑容传递民族精神,以领袖的笑容传递民族克服困难、应对危机的自信心,这很有见地的艺术探索。作者用视觉形象与理性辨析相结合,以作家的哲思和画家的感知推挽着,加深了作品的思想内涵,相信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吴耀军)

 

上一条:精彩回顾 盘点09年中国文化艺术奇葩绽放海外
下一条:艺术品修复作坊步入殿堂?中国油画进入修复时代
相关文章
 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2023广西农民画大展在广西书画院开幕 2023-05-05 16:57:52
 韩美林生肖艺术展尽显童心 为北京观众带来夏日谐趣 2024-06-26 16:13:18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太平大象》 2025-08-22 15:56:31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由谁书写? 2017-03-17 12:32:25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4K高清显示屏让沉睡近600年的壁画活起来 2023-02-07 17:07:48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寒露吟》 2023-10-08 11:40:55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难从》 2025-05-05 22:15:46
 上海博物馆“牵手”英国国家美术馆推出新展 2022-11-08 17:51:29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