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江山如此多娇》被赠予南京博物院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1-05-19 15:15:38 查看次数:1823

《江山如此多娇》被赠予南京博物院

中华古玩网 http://www.gucn.com 发布时间:2011-05-19

 姚建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她介绍,《江山如此多娇》是建国60周年的献礼巨制,突破了传统刺绣的“临摹”、“复制”,突出了创作题材和立意上的原创性。作品由她领衔创作、高级工艺美术师朱龙泉设计,高156厘米、长1196厘米,从立意、创稿、定稿到完成绣制共历时三年,为苏绣作品中少有的宏幅巨作。整幅作品以象征中华民族伟大形象的长城、长江以及湖海为主景,全方位展现了峰峦叠嶂、水天一色的气势。



昨天是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大型原创苏绣《江山如此多娇》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捐赠给南京博物院。从而实现了创作者姚建萍将这幅苏绣巨作留之后世,同时让更多社会公众赏析的愿望。
在捐赠仪式上,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感谢姚建萍的无私捐赠,他表示,这是南博收藏的第一幅当代年轻刺绣艺术家作品,他们一定会保管好。
姚建萍介绍,2009年文化遗产日暨第四届江苏文物节期间,《江山如此多娇》首次亮相南博,这幅巨作的独特魅力吸引住了龚良的眼球。展览结束后,她接到南博征集部的电话,希望能收藏这幅作品。
“我十分珍惜这幅作品,不愿将其轻易地交与任何个人收藏。”姚建萍表示,南京博物院一直以“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这与她传承、弘扬苏绣文化的宗旨不谋而合。2009年参加“台湾江苏周”活动时,她向龚良院长提出捐赠《江山如此多娇》给南博收藏。如今,她的愿望终于成真。
姚建萍还透露,根据元朝著名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再创作的大型苏绣巨制《富春山居图》已绣制完成,不久将与社会公众见面。

上一条:盘点全球博物馆十大失窃案
下一条:故宫盗宝人可能至少判10年
相关文章
 周沧米:中国画教学的几个问题! 2022-11-25 15:16:03
 西安美术工作者丹青礼赞中国-中亚峰会 2023-05-22 16:42:56
 海峡两岸及港澳摄影家合拍青海24小时活动启动 2009-07-28 13:59:49
 “书法之乡”甘肃通渭办诗会:诗词耕砚田 2024-08-27 17:53:28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山水画申遗,是一场闹剧 2009-11-12 16:41:19
 季羡林 : 我的美人观 2023-02-21 17:51:26
 “东岳雅集——邢少臣师生作品展”在京举行 2023-11-03 16:18:45
 贫道子的行吟:泼墨天地间的永恒微光 2025-05-30 12:43:41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