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女枪手”
  提到慈禧太后,
  你会想到什么?
  两次发动政变,
  三次垂帘听政,
  将王公大臣,
  甚至皇帝都玩弄于股掌之中?

  私下里的慈禧太后,
  是个颇好风雅的人,
  闲时喜欢练字习画,
  慈禧为拉拢一些亲近大臣,
  常恩赐一些书画作品,
  得之者视为殊荣。


  慈禧书画作品
  慈禧为何如此,
  醉情于书画之中呢?
  说来也是有趣,
  在咸丰帝逃到热河之时,
  当时咸丰帝纵情声色,
  迷恋新欢,致使慈禧,
  失宠于龙床之上。

  慈禧寂寞无聊,
  便开始练习绘画,
  她的兰竹画得很好,
  草书也写得不错,
  这些都得益于,
  失宠期间的修炼。

  失宠期间,
  她的心情黯淡已极。
  曾对左右心腹说,
  她的后半生,
  就靠画画打发生涯了。

  虽说慈禧在绘画上,
  小有成绩,
  但更多流传下来的画,
  其实都由他人代笔,
  盖上慈禧专用的印章,
  即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

  慈禧的代笔画家不少,
  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枪手”,
  名缪嘉惠,字素筠,
  云南昆明人,
  生于光绪(1875-1908)中叶,
  深得慈禧欢心。

  缪嘉惠作品
  缪嘉惠生在一个官宦之家,
  长大后又嫁到了,
  另一个官宦之家,
  温柔贤淑,知书达理,
  会弹古琴,擅长书画。

  她的丈夫更是,
  把她当作秘书使用,
  经常从任上带些,
  文稿回家让她抄写,
  有时还让她起草文章公案。

  丈夫病逝后,
  缪嘉惠独自一人,
  带着孩子在昆明,
  先是弹琴卖艺,
  勉强糊口,
  后来写字卖画,
  以此为生。

  齐白石曾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写到,1903年他在西安结识陕西布政使、诗人樊增祥,“他正月也要进京,慈禧太后喜欢绘画,宫内有位云南籍的寡妇缪素筠,给太后代笔,吃的是六品俸。”说的就是缪嘉惠本人。

  缪嘉惠善画花鸟,
  毛笔字亦写得楚楚动人,
  于是被选送入宫,
  为慈禧代笔。

  “慈禧召见,面试之,大喜,置诸左右,朝夕不离,并免其跪拜,月给俸二百金(即二百两白银),于是缪氏遂成为慈禧之清客,外间多以缪太太称之。”

  除此之外,
  平日她还会教慈禧作画,
  可以说缪嘉惠就是慈禧,
  习画之路的大恩师。

  进宫后,
  缪嘉惠深知老佛爷,
  不是一般的学生,
  她不能以老师自居,
  同时又得让老佛爷,
  的字画有所进步,
  否则会招致不测之祸。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慈禧太后喜欢画,
  长寿的仙鹤,
  她就得体地施教,
  并让其不觉得有“教”的味道。
  总之是处处小心,
  于是很得慈禧太后的欢心。

  缪嘉惠发觉慈禧太后,
  很欣赏唐代的武则天,
  于是迎合其所好,
  于是画了一幅名为,
  《金轮皇帝衮冠临朝图》的画作,
  献上,让老佛爷极为高兴。

  慈禧当即放下画轴,
  用手在缪嘉惠的脸上,
  轻轻地摸了一下。
  就是这当众一摸,
  使缪嘉惠在宫中的,
  地位一升百丈。

  上至皇后嫔妃,
  下至太监宫女,
  见面都称她为缪太太、
  缪先生、缪师傅。

  在慈禧六十寿庆时,
  她命缪嘉惠着凤冠霞帔,
  穿行于王公眷属之间,
  可见她在慈禧心中的地位。

  慈禧太后死后,
  隆裕太后执掌后宫,
  缪嘉惠在隆裕太后身边,
  待了一段日子。

  隆裕太后
  但因隆裕太后,
  对书画全无兴趣,
  最终让缪嘉惠出宫,
  回到昆明故乡。

  好在当时缪嘉惠的,
  名气还算不小,
  所以当她一回到故乡,
  一时间门庭若市,
  求买字画的人络绎不绝。

  缪嘉惠又回到了,
  卖画为生的日子,
  但过得还算富足,
  买了座大宅院,
  也算是享福了。

  在清朝,一部分人通过,
  科举考试做官,
  一部分人则通过捐官,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途径,
  又用卖画的银子,
  给儿子捐了一个,
  内阁中书的官。

  1908年,
  缪嘉惠平静地长逝于,
  她满壁书画的卧室,
  时年77岁。

  没人记得她,
  她只是慈禧背后的,
  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