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琴声论因果


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7-07-10 11:37:29 查看次数:697

  优美的琴声究竟是从何而来?看到这样简单的问题或许大家都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在侮辱智商,但这个问题曾经难倒过大文豪苏轼,为此他专门写了一首充满哲理的诗。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的意思很简单,你说琴的声音是琴上发出的,那为什么琴放在琴箱中没有声音呢?你要说琴声是从手指上弹出来的,那为何将手指放在耳边什么也听不到呢?

  这是苏轼提出的一个因果辩证的禅理,要想得到“琴声”这个结果,需要“琴”、“指”两个因缘,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缘,都是毫无结果的。世间有很多事,有头没有尾,有因没有果,很多人都很是困惑,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这些都是有道理可寻的。譬如像这琴声,有两个因缘,才会导致一个结果,更多的情况是很多因缘才会结出一个果,缺一不可,甚至有些因缘需要同时存在,有些因缘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存在,哪怕错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这个果就结不出来。

 

  机缘可遇,难求,在机缘未来之前,我们其实还是有很多事情可做的,提升自我,丰富自我,沉淀自我,高度深度都有了,机缘来了,不慌不忙,水到渠成。就像这琴声,具备了琴与指,自然是能出来的,可是,琴声是优美还是难听就另说了。要想结出优美“琴声”这个果,仅仅靠“琴”与“指”这两个因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平时不懈的沉淀,需要用心去体会。泰山不拒尘埃,故能成其大;大海不拒水流,故能成其广。在没有遇到机缘之前,用心去积累才是正道。

  《楞严经》有云: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想要“妙”音,需练出“妙”指。学琴之道,勤学苦思而已。

上一条:但得山水趣,何处不渔樵?
下一条:猴王舍身济众,用身体诠释了什么叫勇气、责任和担当丨龟兹菱格故事汇
相关文章
 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世界 2022-10-17 11:10:57
 傅山:我为青山主 2023-04-13 20:16:10
 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白国庆在《胡立新诗书画禅意新水墨 2024-04-15 11:26:39
 “步行者的叙述——当代艺术邀请展”于深圳宝安美术馆启幕 2025-07-24 18:00:26
 藏家·玩家·炒家 当代艺术品市场上的3种人 2009-09-14 14:23:39
 “2022上海油画雕塑院年度展”开展 2023-01-16 16:26:29
 第四届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2023-09-01 17:04:20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与君行》 2025-03-14 14:34:50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色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踏重阳》
 “时序有光——郑光旭油画作品展”在北京开
 亲爱的翁帆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不可醉饭》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变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环保吟》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太行山崖柏树礼赞》
 千岛映画 笔墨生辉 —— 中国民族书画院杭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千金绝》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定风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东坡归来兮》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梦姥姥仙游》
 巴山蜀水铺展多彩艺术画卷——记第十四届中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风月吟》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