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大师”只是一个传奇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10-20 17:20:13 查看次数:115

“大 师” 只 是 一 个 传 奇

乔   维


   大师一词经常诟病,甚至遭到了普遍的批判,起因是来自于大师本身和学术上的不匹配,所以,人们更多则指向了对大师的定位。最近央视隆重推出了一档栏目叫《大师列传》,该节目号称是记录新时代文艺大师的成长历程,及他们在创作上的创新求索之路。栏目制作可谓场面宏大美观,这种强势的“大师”出镜,无形中又一次刷新了对“大师”概念化的泛滥。实质上,是在误导人们集体意识上的审美,甚至是对艺术的一种亵渎。近年来,在学界及艺术领域很少有人敢称之为大师,很多著名学者包括专家都把称自己为大师认为是对人格的羞辱。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潍也,大师之谓也”。何为大师:是指在某个领域所做出的成就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则可称为该领域的大师。大师是对人类具有突出贡献者的一种敬仰称呼,是指对能引领社会发展具有人类灵魂之光的先导者之敬畏,能成就大师者是需要漫长的历史来盖棺定论。观察央视的《大师列传》,且不说央视对大师的定位是否准确,从常识和学术的角度看,央视作为主流传媒业,缺乏评定“大师”的专业标准,更确切的说是没有定位“大师”的资格。央视抛掷了这档“大师”栏目,恰恰是迎合了社会大师满天飞的乱象,尤其是在艺术领域,很多人都以“大师”自居,幻境出了一个大师辈出的盛世。这种恶俗的风气到处放纵恣行,“大师”一词渐渐成了羞辱人的代名词,就如同社会上对“小姐”语境性质的变异。

 


 

    

    新时期的艺术发展进程中,首先是普及全民的美育教育,逐渐的去培育生长大师的土壤,不能以快进的方式催生大师。央视的《大师列传》应该去明确对大师的界定,其次要懂得何为大师。大师一词最早出自佛教梵文,是大师范、大导师之意,佛教徒称佛为大师。用到艺术领域,《辞海》中有明确的的解释:大师是“指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宗仰的学者或艺术家”。如果放到当下语境,大师所具备的首要条件:其一,在学术上博大精深,能够博古通今,必须有重要和丰硕的学术著作,作品须具有创造性的突出贡献,而作品价值对艺术发展具有前沿指导性。其二,在行业领域必须是学派的领军人物,且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大师不仅学问高深,而且道德与人品堪为人师,对后人具有楷模榜样。而央视《大师列传》所推出的系列人物,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不能说他们在技艺上的不足,而是从行业和技术的层面评估,这些艺术家在专业上只能属于技艺上的成熟期,而整体上都缺乏学术上的前沿指导地位,更别说其作品产生重大的影响力。这些人在行业内仅仅称得上常见水准,如果央视以此出镜类推,凡是成熟的艺术家都能荣光为“大师”级人物。这让我想起曾经荒诞年代里的浮夸风,长此以往,你将会看到一种壮观的景象,大凡艺术馆场楼上楼下遍地跑的都会是“大师”。

    

 


    事实上,央视推出《大师列传》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不仅催生出拔苗助长的恶果,最大危害是足以引起艺术界的混乱。在某种利益的驱使下,会诱导某些领域又泛滥起浮夸与荒诞。每当“大师”成批量的出现,背后都有利益资本的运作和推手,借强势的媒体营造出一种盛产“大师”的时代。回望历史,大凡学术混乱时期都会出现一波躁动,借助躁动就会掀起一场炒作的浮夸风,这也是混乱思想下贯穿的通病。教育出现混乱开始炒作教授、博导和院士,博导一多教授就贬值了,学界出现乱象就炒作“大师”,等大师一词贬值了,就会“泰斗”、“宗师”的炒作下去,延续着继往开来的愚公精神,到最后只能是皇帝的新装了。其实,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冠以大师头衔,导演冯小刚谈电影时曾说过:“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师通常是被人拿来消遣的,因为我们面对着很多的戒律,不能触碰……,这个时代,既不可能出现大师,也不可能出现大师的作品”。大师一说最恰当的是回归它的本源,仅限于佛教界或学术界,而其他领域冠以为一个“大家”就足矣。记得季羡林老先生对赋予他头上的“大师”极为反感,他说,自己不是研究国学的,充其量只是个国学小师,所以这些称谓对他都是不切实际的。人们在赞赏季老的高风亮节的同时,是否反思“大师”一词的逆向作用,当被冠以“大师”的头衔荣光无限时,回归到真实的本来面目就是一种羞辱。

      

 


    大师一词以毁灭性的被贬义化,是因艺术领域对“大师”的滥用,让围绕在有关大师的话题引发学界的讨论,甚至“大师”一词是否应该存放到相关的词汇里。艺术界频繁炒作大师的话题经常性的被调侃,是因为人们对“大师”的定位走向了一种叛逆和模糊,甚至无法去评判学术专业上谁能登峰造极,更别说评估一位学者的道德尺度了。历史上古人对大师有“内圣外道”一说,“内圣外道”被古人用来称为大师的惯例,凡在学术或某个领域能达到技艺的巅峰,且具备无瑕的美德都有苛责的条件。能够继承古人对“大师”的认知标识,放到当下是很难找到“大师”的面目,尽管央视隆重推出了系列“大师”,最缺失的是古人的“内圣外道”的标准。其实质上在艺术乱象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个泡沫,这些被描绘成溢彩光鲜的泡沫频繁出镜,在央视流量面前不断彰显出“大师”的形象。可想而知,当央视不断向公共社会推送一堆浮夸的伪大师,这种现象会迅速搅乱艺术的正常发展,会形成一种“大师”热的狂潮。在此背景之下,而有谁去关注“大师”背后暗藏着利益噱头,那些被推向前台的“大师”何尝不是在利益驱动下会迷失本心。

 


 


    诚然,翻阅中国艺术史,每个时期都会出现大师级人物,那是因为有繁荣的学术争论和滋生大师的土壤。目观当下,在作品平庸的艺术低谷期谁又能称得上大师,无论从传统理念到民众眼中的精神高地,都距离“大师”的高度相差十万八千里,从技艺到精神层面缺少一个重要的文化背景。当艺术欣赏波及到艺术消费,因虚化的“大师”出现会带来性质上的变异,看似高产量的“大师”横空出世,从另一个角度是把大众带入审美上的误区。人们会感性地认为央视打造的“大师”必是惊世骇俗,这样一来“东郭先生”就会披挂上阵,成群结队的混迹到高大尚的央视画面,这种场景令人尴尬也是一种对民众的羞辱。当下正在推进国民的美育普及,总书记特别强调了美育教育,而且强调了艺术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的现状,希望这个时代也能产生大师。央视却能在只有高原的艺术基础上,突然之间冒出了如此众多“大师”,匪夷所思。因此,央视应该放下浮夸的心态,务实的去推进和宣传发展中的艺术,应该沉淀到艺术的基层,尤其央视作为主流媒体,对“大师”的炒作应该尽早掩旗息鼓一个在艺术正常发展时期,绝对不能以冒进式的靠炒作盛产“大师”,必须回归到实事求是的正常轨迹上,不然羞辱的不仅仅是艺术,而是摧毁了全社会共建的一种诚信。

上一条:艺术家与匠人
下一条:隐入尘烟的是一种痛
相关文章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莲步》 2023-03-27 22:05:47
 南山——徐佩瑾作品展暨山水写生系列学术研讨会在绍兴博物馆举办 2024-01-31 17:24:09
 吴冠中:艺术家要表达自己的真感情,不要戴着假面具跳舞! 2022-12-27 16:22:25
 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体育造型发布 五小羊动感56变 2009-08-21 16:05:09
 以美担当 美美与共 2023-07-28 17:07:11
 跟着苏东坡游杭州 2022-06-07 14:32:26
 从“夜山钩古”看黄宾虹的宋画研究及传承 2023-03-24 16:51:23
 龙蕴华章一一王鹤国画贺岁展将在北京银帝艺术馆举行 2024-01-22 18:07:12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朗润春光·东坡吟” 朗诵会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一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古堰画乡》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初见》
 “像与成像——宿利群作品研究展”于南京大
 沈采×刘禹君双个展开幕:两位95艺术家的水
 朗润春光·东坡吟——钱塘江边的一场“艺起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朗润春光》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一壶梦醒乡》
 徐悲鸿美术馆春季盛典:艺术与自然的华丽交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牧童归》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彩光》
 与叶明先生、马万里先生、郑晓林先生共勉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
 第十一届“明天雕塑奖”在四川美术学院开幕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