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海报
11月12日,由苏州工业园区文体旅游局指导,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苏州明堂1427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主办,苏州明堂映像美术馆承办的“丰收”中法文化交流艺术展开幕式暨“走近中法文化交流的过去和未来”学术论坛在苏州工业园区北部市民中心举行。
苏州市文联二级巡视员、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院长陆玉方,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文体旅游局局长殷卫东,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何雯,法中合作交流协会副会长金怡,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名誉馆长陈耀王,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主任季诩淙,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家凯罗凌(法国)共同为本次展览揭幕。开幕式由本次展览总策展人、明堂1427创始人林晓红主持。

开幕式现场

嘉宾为展览揭幕
本次展览深度剖析了中法文化交流的缘起及发展,发掘出刘德斋、张充仁、埃尔热等众多在中法文化交流过程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以及跟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息息相关的人物线索。展览分为缘起、东渐、巴黎札记、园区丰收四个篇章,通过图片、文献、资料、实物、视频等一系列有逻辑关联的展陈内容,系统诠释着中法文化友谊的缘起。
值得关注的是,在展厅中央,策展团队特别设计了“工”字形展示区,精心展示了吴冠中《巴黎札记》23页珍贵手稿,这也是第一次,《巴黎札记》的较多篇幅的全面展示。在吴冠中亲笔撰写的书页间,观众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展览现场
此外,本次展览中多幅作品为艺术家依据展览主题绘制的新作。例如,国家一级美术师沈民义全新创作的水印版画作品《稻花香》,描绘了秋日里的稻谷成熟的场景,标志性的草鞋山风貌,江南水乡的特色小船,让“丰收”的喜悦别有一番滋味。苏州城市学院副教授程承创作的中国画作品《海上虞声》,还原了大师刘德斋青年时期的模样。江苏省油画学会会员吴小非创作的油画作品《丰收》,再现了张充仁60年前创作《唯亭丰收》时的工作场景。

艺术家在展览现场(左起分别为程承、沈民义、吴小非)

展览现场
开幕现场,上海市非遗协会秘书长宋浩杰,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名誉馆长、张充仁艺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陈耀王担任对谈嘉宾。苏州明堂映像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学术策展人邵民担任学术主持,举行了“走近中法文化交流的过去和未来”学术论坛,一起交流体验这场愉悦而有深度的艺术之旅。

“走近中法文化交流的过去和未来”学术论坛现场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聚焦“江南文化”品牌,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苏州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繁荣共生,全力打造美好充盈的艺术之城,搭建具有新时代特质的城市文化空间。围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旅融合,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构建具有园区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现代化城市文化活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活起来”:
一是让文化场馆“活起来”。本次展览的展出地苏州工业园区北部市民中心入选2021“苏州十大民心工程”项目。本次展览的主办单位明堂映像美术馆获评苏州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多年来持续策划各类文化艺术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
二是让文化资源“活起来”。苏州工业园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通过跨界合作,将独具特色的中外文化巧妙融入日常活动中。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月3日。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