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文言"变"白话" 新水墨:超越传统还是投机取巧?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8-04 09:39:11 查看次数:2982

 

                      "文言"变"白话" 新水墨:超越传统还是投机取巧?

                                          刘国松《宇宙心印》
    2009上海新水墨大展刚刚落幕,北京当代水墨联展即将拉开帷幕,热浪中再次引发热议——
    2009新水墨大展刚刚在上海落幕,当代水墨联展即将在北京拉开帷幕。可以说新水墨风头正劲。而新水墨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曾在很长时间内被视为水墨画的异端。从世界闻名的绘画大师吴冠中、林风眠,到上世纪80年代撕去纸筋作画的台湾现代水墨鼻祖刘国松,再到今天将水墨画贯彻于装置、行为艺术的实验水墨艺术家,他们以属于当代的独特水墨语言颠覆原有的水墨画概念。新水墨到底应该作何评价?记者专访了现任《美术》杂志执行主编的美术博士尚辉。
    颠覆性:将国画由“文言”变为“白话”
    早在上世纪中叶,绘画大师林风眠、吴冠中不拘传统的新水墨作品就为画界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到了上世纪80年代西方,新水墨的探索就越走越远。且以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水墨之父的台湾著名画家刘国松为例即可看到新水墨的颠覆性尝试。
    据尚辉介绍,上世纪80年代早期刘国松在中国美术馆的新水墨个展就令中国绘画界大跌眼镜。他或以独制的国松纸,在绘画后撕去纸筋,形成山水肌理。或在貌似西方抽象派画作的水墨作品中,仅能看到色块的波动。他还曾以笔墨宣纸为媒材画以太阳、月球和地球为题的太空画,且首次采用喷雾法,把水性颜料喷在画面上,形成渐层或淡化效果。就这样,他创造性地在将纸筋法、裱贴、水拓、渍墨和喷浆等技巧应用于水墨画中。而纸筋法则是由中国古时的皴法演化而成,后被大家所乐道的著名的“抽筋剥皮皴”。而他本人则表示诸多对中国传统水墨的现代改造就是要达到将“文言文”变为“白话文”。发展至今,新水墨创作者甚至不再局限于笔墨作画,如去年获得宝马巴黎摄影大奖的姚璐,就用垃圾造出山水画的水墨景观,然后拍摄下来。

                                芭芭拉·爱德斯坦《随着微风》
    桥梁作用:西方人也开始玩新水墨
    曾有一位艺术批评家告诉记者,西方人看中国画群展,还以为是一个人的个展,他们实在看不出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即便顶尖的汉学家中国画中笔墨的理解也很有限。”尚辉说。
    而前一段时间举行的“水墨当下——2009上海新水墨大展”上,“海外水墨三十年”子展选取了11位海外中国水墨画家和从事水墨艺术的外国艺术家的作品,把当代水墨放到国际舞台上去考量。加拿大画家伊莎贝拉·高莱奥钟情于将水墨和其他材料结合,她带来的水墨人体《伟大的救星》、《我很难移动》便是直接在木板上画出来的。而来自美国的芭芭拉·爱德斯坦的作品《随着微风》则融合平面与立体,由12幅画作和27分钟长的录像组成。画作表现的是荷叶在微风吹拂下的不同状态,最后通过录像把分解的过程连续起来。尚辉把它定义为带有当代观念意味的水墨作品,可以称作水墨装置。尚辉评价她的作品有郑板桥的画风。在尚辉看来:“新水墨是西方人理解中国画的重要桥梁。”他认为,新水墨是扩大中国画影响力的最好渠道,也是中国画走向全球性的最好路径。“林风眠、吴冠中在西方世界受到很深的认同,就和他们的绘画语言能被理解有关。”尚辉说。
    非议新水墨是价值标准错位
    对话《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

    广州日报:新水墨在艺术市场上表现如何?
    尚辉:新水墨在艺术市场上价格不太高,但是艺术市场有个规律,那就是总是滞后于艺术发展史。很多作品很好,但是却卖不出去,缺少的只是现代社会的营销理念。
    广州日报:那您觉得新水墨前景如何?
    尚辉:新水墨是联结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中国画可能很难全球化,但是新水墨离全球化为时不远。毕加索就曾用毛笔画过画。如今,韩国、日本、朝鲜、越南都有艺术家用笔墨创作,和中国传统水墨既有血脉联系,水墨作为媒介又有不同民族的变异和发展。
    广州日报:关于新水墨是投机取巧之举的争议从来不曾间断,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尚辉:这种观点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有了,有人觉得不会画中国画才画所谓现代水墨。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如果说新水墨是投机,那么白话文是否也是投机呢?用原有的中国画的标准来评价现代水墨,是价值标准的错位。(专题采写及图 记者 许珍)
    “玩法”面面观:


                                     林风眠《仕女》
  一、传统媒材下模糊中国画界限
    依然运用水墨和宣纸传统媒材,但是却不再强调传统水墨画文人画的审美趣味,以及“书画同源”古法用笔的特征,锐意模糊中国画的界限。以在世界画坛知名大师吴冠中、林风眠为代表。

                             仇德树《裂变——华岳之二》
    二、宣纸即笔墨
    突破传统媒材,超越宣纸、笔墨的局限,仅用其中一种材料或综合媒材实现表达的需要。比如在著名新水墨艺术家仇德树那里,宣纸即笔墨。他以撕裂宣纸的独特方式构建图形,通过在宣纸上撕、磨、擦、雕等技法,使宣纸的材质获得了美妙的展现。例如系列作品《裂变》。这一充满力度的作品也使他成为最受西方关注的中国新水墨艺术家之一。而以宣纸拼贴方式创作的艺术家梁铨等艺术家也通过对传统的突破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刘鸣《水墨空间》
    三、出现在装置和行为艺术上
    新水墨在今天这个电子媒介的社会从平面走向立体空间,表现在新水墨在装置和行为艺术领域的探索。艺术家刘鸣就是将画有水墨的宣纸装裱在各种空间上,使水墨画立体起来。此外,以肢体行为艺术纳入新水墨创作的也不乏作品。

来源:广州日报

上一条:武微波作品《中国人》在琼拍卖560万元捐赠慈善
下一条:文化部海关总署新规定 美术品进出口需审批
相关文章
 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典藏精品特展 2022-11-07 16:26:23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四展齐开 2023-04-28 11:24:48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三朵莲》 2024-06-05 17:35:06
 胡立新金文书法一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莫如釜底 2017-02-26 12:30:36
 19个密码——手稿与创作展在韩建美术馆举办 2023-02-02 15:43:42
 名师齐聚共襄中国画传承与人才培养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成立 2023-09-26 15:46:31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2025-04-27 18:15:24
 林散之与二十世纪书法史 2022-11-03 18:06:40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中正平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