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李光灿三峡·高原艺术展在拉萨开幕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10-28 16:19:44 查看次数:88

  中新网拉萨10月28日电 (记者 江飞波)由西藏自治区文联、重庆市文联和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队主办,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和西藏美术馆承办的“北纬30度上 三座丰碑——李光灿 三峡·高原艺术展”开幕式27日在拉萨举行,此次展览还特别展出了李光灿历时数年创作的《大三峡》百米长卷。

  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段胜前说,此次展览是重庆、西藏两地文联在西藏美术馆首次共同举行的画展,是促进两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西藏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北纬30度上 三座丰碑——李光灿 三峡·高原艺术展”展出的60幅作品,直接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大胆而富有表现力。

  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秘书长边巴说,李光灿多年来深入青藏高原采风,用他的画笔描绘了这里的山川与人文,展现了大自然与历史的深厚联系。李光灿用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将这些历史与自然景观生动地表现出来。此次展览,是西藏与重庆两地文化艺术交流的见证。

图为10月27日,观众在西藏美术馆观展。江飞波 摄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魏东说,李光灿从艺数十年,为西藏风光留下了诸多浓墨重彩的印记。此次展览中,《有高原 有高峰》《北纬30度上 三座丰碑》系列国画作品,正是他在西藏采风期间创作的国画精品,凝聚了他对西藏绮丽风光的无限赞咏,更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笔墨技艺,融合表现了拉萨“唐蕃会盟碑”,昌都怒江大桥“桥墩纪念碑”和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三座丰碑的风采和人文故事,联结起了重庆和西藏的人文与情感。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26日。(完)


上一条:“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在沪开幕
下一条:陈树人纪念大展开幕 重现岭南画派创始人诗意人生
相关文章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天道酬勤》 2025-04-08 18:18:31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醉茅台》 2022-10-22 20:57:15
 浙江发现2吨重古钱币 或为明铜钱爱好者藏 2011-01-07 14:05:43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写生团赴湖南保靖写生纪实及作品欣赏 2023-04-18 17:34:31
 皈依处的消解:胡立新诗中自然与信仰的辩证诗学 2025-07-29 16:24:51
 从这里出发——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建馆70周年联展在沪开幕 2023-01-19 15:52:57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吹梦》 2023-09-09 12:38:33
 天安门更换毛主席画像 2009-09-29 11:47:41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布道》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