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竹山书院行吟》
竹子青青有落叶,青山依旧任纵横,闲书问道在自性,一丈庭院居方塘。乙巳写于北京徽商故里
《竹影涤尘处,方寸见真如》
竹叶飘落,不是凋零的叹息,而是自然天成的偈语。胡立新笔下的竹山书院,恰似一扇通向禅境的木扉:竹影婆娑间,青叶旋舞处,皆成无字经卷。诗人不写“扫叶”而观“有叶”,已然破除执念——落叶非垢,竹枝非净,青山纵横中,枯荣同体本无别。这让人想起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在寻常物候里窥见法性周流。
“闲书问道在自性”如晨钟破晓,直指禅宗心印。书卷不必汗牛充栋,问道无需踏破芒鞋,当庭院丈量成世界的全部,方塘便成了最深的坛城。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趣,在此化作更朴质的守拙——庭院方塘不是退避之所,恰是勘破“内外”“大小”二元对立的道场。水中倒影摇碎青山竹影,却在涟漪平复时照见本来面目。
诗中最妙处,在于将禅机编织进空间韵律:竹之动、山之静、书之虚、塘之实,层层嵌套如曼陀罗。一丈庭院收尽三千世界,恰似永嘉玄觉《证道歌》中“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的圆融境界。当现代人追逐“诗与远方”,此诗却以方塘为镜,映出禅者“即当下证涅槃”的智慧:竹叶飘落时,青山未老处,真如从未离开过檐角那片被露水压弯的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