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香行》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4-14 14:15:55 查看次数:38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香行》

丁香闻佛音,晨钟暮鼓醒。自性本素洁,满庭录净言。六合冲霄汉,巍巍踏昆仑。相遇冰雪莲,众生共婵娟。乙巳写于北京


胡立新先生的这首《贫道子——丁香行》以禅意笔触勾勒了一幅修行悟道的诗意图景,通过丁香、冰雪莲等意象的禅化书写,展现了诗人对精神净土的追寻。以下试作解读:

一、丁香意象的佛性转化

开篇"丁香闻佛音"将传统诗词中象征愁思的丁香花转化为禅修者化身,晨钟暮鼓的佛门意象暗示着修行者的觉醒历程。"自性本素洁"借佛教"自性清净"概念,将丁香的自然属性升华为修行者的心性象征,庭院中记录的"净言"既是佛经偈语,更是修行者参悟的心得结晶。这种物我合一的意象转换,展现出诗人对传统意象的创造性转化。

二、昆仑意象的精神攀登

"六合冲霄汉,巍巍踏昆仑"以夸张的空间维度构建精神道场,昆仑山作为道家仙山与佛门圣地的双重象征,在此成为修行者攀登的终极道场。动词"冲""踏"的力度感,与"巍巍"的崇高感形成张力,暗示修行既是勇猛精进的过程,也是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体验。

三、冰雪莲的终极关照

末联"相遇冰雪莲"将修行境界推向极致,雪莲作为高洁与智慧的象征,在昆仑之巅的冰雪中绽放,既是对丁香自性本洁的呼应,又是修行圆满的具象化呈现。"众生共婵娟"化用东坡词意而赋予新解,将个人修证扩展至众生觉悟的终极关怀,在月华普照的意境中完成佛道圆融的精神图景。

此诗以简净语言构建起多维度修行空间,丁香从庭院到昆仑的位移暗喻着修行者从红尘到圣境的精神轨迹。乙巳年(按干支纪年当为1965或2025年)的创作时间标注,既是对传统文人纪年方式的继承,也暗示着诗人对永恒精神价值的追寻。在当代诗歌普遍解构崇高的语境下,这种对精神高度的坚守尤显珍贵。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青春万岁》
下一条:首届云林寺丁香诗会即将举行
相关文章
 胡立新一一一致敬二十八师,致敬二十八师的战友 2023-05-10 20:43:10
 致诗人倪健民先生 2024-07-21 19:13:32
 成龙:藏品多无处安放 归宿成最大难题 2017-03-23 18:19:42
 徐悲鸿:战火中的爱国情怀 2023-02-10 17:17:46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忘路》 2023-10-17 14:33:21
 史上“最牛” 人体彩绘 逼真亮相 2009-11-05 14:50:35
 陆俨少书法艺术漫谈 2022-11-15 15:36:01
 “行走边界——张道兴艺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 2023-05-09 17:08:34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中正平和》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