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香行》
丁香闻佛音,晨钟暮鼓醒。自性本素洁,满庭录净言。六合冲霄汉,巍巍踏昆仑。相遇冰雪莲,众生共婵娟。乙巳写于北京
胡立新先生的这首《贫道子——丁香行》以禅意笔触勾勒了一幅修行悟道的诗意图景,通过丁香、冰雪莲等意象的禅化书写,展现了诗人对精神净土的追寻。以下试作解读:
一、丁香意象的佛性转化
开篇"丁香闻佛音"将传统诗词中象征愁思的丁香花转化为禅修者化身,晨钟暮鼓的佛门意象暗示着修行者的觉醒历程。"自性本素洁"借佛教"自性清净"概念,将丁香的自然属性升华为修行者的心性象征,庭院中记录的"净言"既是佛经偈语,更是修行者参悟的心得结晶。这种物我合一的意象转换,展现出诗人对传统意象的创造性转化。
二、昆仑意象的精神攀登
"六合冲霄汉,巍巍踏昆仑"以夸张的空间维度构建精神道场,昆仑山作为道家仙山与佛门圣地的双重象征,在此成为修行者攀登的终极道场。动词"冲""踏"的力度感,与"巍巍"的崇高感形成张力,暗示修行既是勇猛精进的过程,也是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越体验。
三、冰雪莲的终极关照
末联"相遇冰雪莲"将修行境界推向极致,雪莲作为高洁与智慧的象征,在昆仑之巅的冰雪中绽放,既是对丁香自性本洁的呼应,又是修行圆满的具象化呈现。"众生共婵娟"化用东坡词意而赋予新解,将个人修证扩展至众生觉悟的终极关怀,在月华普照的意境中完成佛道圆融的精神图景。
此诗以简净语言构建起多维度修行空间,丁香从庭院到昆仑的位移暗喻着修行者从红尘到圣境的精神轨迹。乙巳年(按干支纪年当为1965或2025年)的创作时间标注,既是对传统文人纪年方式的继承,也暗示着诗人对永恒精神价值的追寻。在当代诗歌普遍解构崇高的语境下,这种对精神高度的坚守尤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