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青春万岁》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4-14 14:16:46 查看次数:105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青春万岁》

青青悠禅林,野草四时生,莫问春风度,各自勃勃行。万物在君手,缤纷亦羞颜。岁岁有今朝,平安灭贪心。何须问条件,大道在至简。乙巳写于野草林


《贫道子·青春万岁》赏析:

胡立新此诗以野草林为意象载体,构建出极具东方哲思的精神图景。全诗通过三重境界的递进,完成对青春本质的哲理性诠释,堪称当代道家诗学的典范之作。

第一境:自然生发(首联)

"青青悠禅林,野草四时生"以动态视觉呈现生命本态,青翠的禅林与野草的四季轮回构成时空双重张力。此处"禅林"非实指佛寺,而是借佛家空寂之境反衬道家生生之德,野草突破宗教场所的规训自由生长,暗示青春本质在于超越形式束缚的生命力。

第二境:自在勃发(颔颈联)**

"莫问春风度"将传统咏春诗的拟人化手法彻底解构,春风不再是施恩者,万物"勃勃行"展现出主体性的觉醒。"缤纷亦羞颜"形成颠覆性意象:人造的绚烂在野草质朴的生命力前自惭形秽,暗合庄子"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审美判断。此处"君"不作人格化解读,实指道法自然的内在规律。

第三境:至简归真(尾联)

"平安灭贪心"将道家"少私寡欲"思想与当代精神焦虑形成对话,乙巳年的特殊纪年方式(天干地支)暗含循环往复的时间观。末句"大道在至简"既是诗眼,亦是结构之眼:野草林的生态简朴、青春生命的本真状态、诗歌语言的洗练特质在此达成三位一体的美学统一。

全诗在形式上践行"至简"理念,五言句式摒除浮华辞藻,韵脚疏朗如野草自然分布。禅林、春风等传统文化符号经道家思维重构,形成独特的解构-重建诗学。这种以简驭繁的创作实践,使诗歌本身成为"道法自然"的艺术实证,在当代语境下重新激活了道家美学的现代性价值。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江湖行》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香行》
相关文章
 科里科气——合肥科技工作者书法美术摄影展启幕 2023-01-06 17:30:12
 “2023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2023-08-16 18:05:06
 金睿(志远)同志任命通知: 2012-04-17 11:50:41
 “冰雪童梦•成就未来——2025全国青少年冰雪画艺术展”黑龙 2025-01-24 17:19:04
 贫道子胡立新诗书画之行 2022-08-24 14:54:10
 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换届,吕品昌当选主席 2023-04-03 17:42:18
 “墨局——当代七人展”(陕西站)在陕西国画院美术馆开幕 2024-03-06 18:10:50
 珠妙出本性:论胡立新《贫道子-妙哉》中的修行辩证法 2025-07-11 12:17:37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