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刚好》
四平八稳归元点,日月观照气通天。岁岁如是立正定,一切刚好得现成。乙巳写于北京一阙宫
大道至简处,恰是刚好时——读胡立新《刚好》
胡立新以"贫道子"自居的这首《刚好》,在四句二十八字的方寸之间,铺展开一幅道家修行的精神图景。乙巳年北京一阙宫的时空坐标,恰如太极图的阴阳双鱼,将千年道家智慧与当代精神诉求完美咬合。
首句"四平八稳归元点"如太极起势,以建筑学的"四平八稳"喻指修行根基。道家讲究"载营魄抱一"(《道德经》第十章),此处"归元"二字暗合《周易》"元亨利贞"之始,将纷繁世相收束至太极原点。第二句"日月观照气通天"则展开阴阳流转的宇宙图式,日月如双眼观照天地,气息贯通三才,让人想起庄子"通天下一气耳"的浩渺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体验,恰如张伯端《悟真篇》所言"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的生命觉醒。
"岁岁如是立正定"一句,以佛家"八正道"中的正定融入道家修行,展现文化融合的智慧。如同全真教主张"三教合一",诗人将时间的线性流逝转化为修行的螺旋上升,在岁岁年年的重复中淬炼永恒。结句"一切刚好得现成"如醍醐灌顶,将前文所有修行境界归结为"刚好"二字。这令人想起禅宗"平常心是道"的顿悟,也暗合老子"大道甚夷,而民好径"的警示,道破了修行不在奇崛而在平实的真谛。
这首短诗如同微型的《阴符经》,在"刚好"的节制中蕴含无限张力。诗人将建筑意象、内丹术语、禅宗机锋熔铸一炉,却以举重若轻的姿态呈现。这种举鼎若轻的创作本身,恰恰印证了"刚好"的哲学——当修行达到化境,漫天星斗皆可纳入方寸壶天,纷繁世相终将归于当下圆满。在这个加速度的时代,胡立新用二十八字为我们勾勒出精神返乡的路径:不必刻意求玄,无需用力过猛,生命最本真的状态,或许就在那声"刚好"的轻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