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性》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4-25 18:19:56 查看次数:21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性》

万物自由生,随就好安神。内外通一相,顿然真如行。写于北京香山

物性诗中的存在论革命:论《贫道子--物性》的三重哲学维度

 北京香山的层林叠翠间,胡立新以四句偈语击碎物我藩篱,在当代语境中重构东方哲学的物性观。这首《物性》诗突破传统物我关系的认知框架,在物性觉醒中开启存在论革命。其哲学意蕴可从三重维度展开。

 一、解构物性:消解主客二元

 "万物自由生"并非简单的自然主义宣言,而是对物性本体的哲学还原。在现象学意义上,万物挣脱主客二分的认知枷锁,如海德格尔所言"物物化世界"。诗人以"随就好安神"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焦虑,让物性回归其自在状态。这种对物性的解构,恰似庄周梦蝶的现代回响,当主体放下干预的执念,万物自会显现其本真样态。

 二、重构存在:打通内外界限

 "内外通一相"的哲学突破,在禅宗"心物不二"与道家"天人合一"的智慧中寻得回响。王阳明曾言"心外无物",而诗人更进一步,将这种心物关系推演为存在的本质结构。如同大乘佛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圆融观,物性在此不再是被认知的客体,而是存在自身的显现方式。

 三、实践真如:顿悟中的行动哲学

 "顿然真如行"将禅宗顿悟智慧转化为实践哲学。六祖慧能"直指人心"的机锋在此转化为行动指南,真如不再是彼岸的抽象本体,而是当下践履的存在方式。这种行动哲学与儒家"知行合一"形成奇妙共振,在物我交融中实现生命实践的圆满。

 这首物性诗犹如哲学透镜,折射出东方智慧对现代性困境的回应。当物性从被规训的客体升华为存在主体,人类方能走出认知的迷雾,在物我共生的澄明之境中,重获存在的本真与自由。这种物性觉醒,或许正是破解当代生态危机与精神困局的关键密钥。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皮肤》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观鱼》
相关文章
 贫道子-胡立新一一一符乎,道乎,老婆大人乎!!! 2024-04-29 11:48:48
 吴镇:嘉禾八景 2023-01-19 15:55:52
 古瓷价格一路走高 赝品与“代工”让人心悸 2011-01-07 14:11:21
 《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即将亮相浙江美术馆 2023-09-11 10:22:29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道统》 2025-04-03 16:47:30
 走进乔宜男的梦幻空间 2022-10-20 17:21:33
 陕西七旬老人绘制14米家乡古城图 留住“逝去”的美好记忆 2023-04-17 16:43:21
 “像与成像——宿利群作品研究展”于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2024-04-24 16:30:27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丁然》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如是观》
 《贫道子--静水深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狮子吼》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洗浣纱》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禅意新水墨(山水)
 胡立新题画诗《贫道子--相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虎园》
 迄今最大规模陈逸飞回顾展登陆浦东美术馆
 贫道子水墨行一
 贫道子水墨行二
 贫道子题诗水墨画之三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皮肤》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性》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