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千年黄沙里的道之回响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5-12 08:22:56 查看次数:29

千年黄沙里的道之回响


《贫道子-浚哲》是一首在时空褶皱里徐徐展开的哲学长卷,诗人以胡杨根系般苍劲的笔触,在敦煌风沙中刻下对生命本质的叩问。开篇"胡杨载沙洲"的意象,既是西北荒漠的实景写照,更是对文化根系在历史长河中顽强求生的隐喻。那些虬结的根系穿透三十三层地质年轮,将千年前月泉书院的清谈声与今日学者的低语编织成绵延的丝路。


"月泉话浚哲"的澄明之境里,诗人构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对话场域。敦煌月牙泉的粼粼波光,映照着历代哲人解经注典时衣袂翻飞的身影。这种"细喃语"不是简单的经典复述,而是将《诗经》的草木意象、敦煌的飞天线条、西域的驼铃声声,熔铸成新的文化合金。当经卷的墨香与沙漠的烈日交织,典籍中的文字在诗人笔下获得了流动的生命。


"千秋行天道"四字犹如鸣沙山浑厚的回响,道出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终极理解。这里的"天道"不是玄虚的概念,而是具体化为胡杨年轮里的岁月刻痕、敦煌壁画中未干的矿物颜料、月牙泉永不枯竭的地下暗涌。诗人以当代知识分子的清醒,拒绝将传统文化供奉为僵死的标本,而是让其在现代语境中持续生长,如同胡杨在盐碱地里依然能抽出新绿。


在这首诗中,敦煌不再只是地理坐标,而是成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等高线。诗人用四行诗句丈量着从《诗经》时代到数字时代的文化海拔,在月牙泉的倒影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如何在风沙中守护文明的星火,又如何让这星火在当代焕发新的光芒。这种守护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让传统文化基因在当下获得新的表达形态,如同莫高窟的壁画在数字化技术中获得了永生。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独占鳌头》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浚哲》
相关文章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指令》 2025-06-13 17:11:39
 收藏品市场“二百五”老板 极品国画只卖50元 2009-12-21 14:57:00
 歌德综艺26日登场 再推佛教书画专题 2009-06-16 15:17:00
 胡立新水墨新作 2015-04-09 16:27:41
 这是齐白石最天真烂漫的山水画! 2022-12-05 17:29:35
 首届黑龙江省少儿版画展开展 百幅作品引八方游客参观 2023-06-02 19:07:41
 “民族同心·山海同行” 全国书法大赛作品展亮相“中国书法之乡” 2024-09-29 16:28:44
 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是由伏羲、黄帝和老子创立的吗?西方人不断地 2017-07-18 15:14:56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刹那》中的永恒:一念三千与命途澄明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刹那》
 表象之下的秩序:《贫道子-现象》中的生存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象》
 胡立新《贫道子-玄境》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玄境》
 碰撞的形而上学:论冲突如何成为宇宙的第一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碰撞》
 胡立新《贫道子-屋漏》哲学解构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屋漏》
 胡立新《贫道子-流水韵依然》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流水韵依然》
 胡立新《贫道子-波涛浪涌》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波涛浪涌》
 胡立新《贫道子-圆点》禅意哲理解读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