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一曲当代士人的精神回归礼赞
胡立新《贫道子--当归》以四句短章构建起宏大的精神场域,在传统意象的现代转译中,完成了一次对士人精神谱系的深情叩问。这首仿旧体诗作犹如青铜鼎上的铭文,既有古意的镌刻,又闪耀着当代性的锋芒。
"安邦定乾坤"开篇即亮出传统士人的终极理想,却在"当归"的标题映照下呈现出反讽意味。当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陷入迷惘,这种理想抱负便成了亟待召回的精神原乡。"四海当归心"的叠韵处理,让中药的温补属性与家国情怀产生奇妙互文,当归的根系意象暗喻着文化母体的召唤。诗中"正行光明道"的儒家风骨与"巍巍雪昆仑"的道家气象相融,在精神海拔的攀升中,传统文人的儒道互补结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雪昆仑"的意象群构成了全诗的精神制高点。雪线之上的澄明之境,既是对《庄子》"藐姑射之山"的遥远呼应,更是当代知识分子对抗物欲横流的精神图腾。诗人将家国情怀升华为天地境界,使"当归"超越了简单的文化乡愁,转化为对精神高度的永恒求索。这种对传统诗学符号的创造性转化,恰如昆仑山顶的新雪覆盖古老岩层,在时空叠印中构建出崭新的诗意空间。
全诗在旧体框架下迸发出强烈的现代性震颤。当"安邦定乾坤"的入世情怀遭遇后现代的价值解构,当"光明道"在信息迷雾中若隐若现,胡立新用四行短诗完成了对士人精神的重构。这种重构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归,而是以传统为镜,照见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突围可能。在诗句的平仄起伏间,我们听见了古老文化基因的现代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