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贫道子-物化》:物理奇点与天道光明的宇宙诗章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6-28 12:42:40 查看次数:96

 《贫道子-物化》:物理奇点与天道光明的宇宙诗章


胡立新这首《贫道子-物化》,以惊世笔触将宇宙大爆炸的物理奇点与道家“道生万物”的玄思融为一体。“物理一奇点”既是现代宇宙学中万物肇始的炽热原点,又暗合老子“道生一”的混沌母体。宇宙创生于无的奇点,正如道家之道无形无象却蕴藏万有;大爆炸理论中能量创生物质的过程,则完美呼应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序列。


诗中“能量互化生”一句,既揭示现代物理学中质能守恒的定律,更折射出东方哲学阴阳互根、有无相生的宇宙法则。道家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量子场论中粒子与反粒子在能量涨落中生生灭灭——科学所捕捉的微观图景,与古老智慧所描绘的宇宙呼吸惊人地同频共振。


“爆炸吞黑洞”的意象更具颠覆性。通常黑洞象征吞噬万物的终极黑暗,而诗人却让大爆炸的光明吞没黑洞。这既暗合霍金辐射理论中黑洞蒸发的科学预言,更深层地指向“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则——毁灭的深渊中自有创生的光明在涌动,正如《道德经》所言“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天道光无量”的终章,将科学之光升华为永恒天道。现代宇宙学揭示光子是创世的第一信使,而“光”在《庄子》中象征“照之于天”的终极觉性。当138亿年前那场大爆炸的光芒至今仍在宇宙微波背景中回荡,不正是老子“其光不耀”的天道在浩瀚时空中的物质显现吗?


这首短诗如一把钥匙,开启了物理现实与形上之道的对话。量子涨落与庄周梦蝶在“物化”中合而为一,黑洞蒸发与“有无相生”在宇宙尺度上彼此映照。它昭示着:当科学探索抵达认知的边界时,那不可言说的奇点,正是古老天道在现代宇宙图景中焕发的新光。这永恒之光,既照亮星云的诞生,也烛照人类精神的深渊。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化》
下一条:论胡立新(贫道子)诗词中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关文章
 王鉴绘画:融宋入元,后学津梁 2023-01-13 16:16:39
 以当代视角再现江南文化之美——“玉山雅集”特展第二回在沪展出 2023-09-01 16:44:44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相见》 2025-03-12 17:10:36
 贺国庆朵云轩举办“红色记忆”专场拍卖会 2009-09-10 09:56:30
 钱塘江丨智者曾宓 2022-10-09 16:08:39
 光风齐月 2023-04-11 21:22:51
 上海久事美术馆开年新展“山水游”开幕 2024-04-03 17:09:10
 馈赠的悖论:论胡立新《贫道子-赠与》中的施与受辩证法 2025-07-21 13:44:39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俊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色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踏重阳》
 “时序有光——郑光旭油画作品展”在北京开
 亲爱的翁帆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不可醉饭》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变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环保吟》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太行山崖柏树礼赞》
 千岛映画 笔墨生辉 —— 中国民族书画院杭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千金绝》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定风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东坡归来兮》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梦姥姥仙游》
 巴山蜀水铺展多彩艺术画卷——记第十四届中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