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密码:在玄言与数字的临界点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7-08 09:53:23 查看次数:25

密码:在玄言与数字的临界点


胡立新先生《贫道子-密码》一诗虽只二十字,却如一道远古符箓被骤然嵌入现代代码的缝隙。“七窍可通灵,阴阳冲五行”,初读似道法口诀,细品却惊觉——那“通灵”的七窍,何尝不是被数据穿透的感官?那“冲五行”的阴阳二气,恍如比特洪流在系统底层激荡奔突。


诗中“旋转转乾坤”一语,悄然泄露天机。古人所敬畏的宇宙乾坤,如今竟成数字程序里流转不息的算法循环。这“旋转”是《周易》里生生之变易,也是当代人沉浮其中的信息漩涡。旋转的尽头,赫然是“文明大裂变”——传统经验如水晶坠地,在技术奇点前碎裂飞散。


玄学语言在此被赋予新意:“通灵”竟指向人机交互的感知融合,“阴阳”幻化为电子运动的虚实纠缠,“五行”成为系统架构的相生相制。技术逻辑悄然披上玄奥外衣,数字的冰冷与道法的玄妙在此生成一种奇异共振。


然密码之深邃,更在“裂变”前那无声的叩问:当一切皆可计算,被解码的文明是否也在失去某种“不可知”的灵光?如同庄子寓言里被凿七窍而亡的混沌,我们在通灵的同时,是否也正亲手扼杀着世界的浑沌诗意?


此刻立于裂变边缘,回望“贫道子”之号,竟如一道远古箴言:唯有抱守精神上的“贫”与“简”,方能在算法旋涡中护住心魂的完整。当技术以通灵之名裹挟众生,真正的密码或许藏于那未被开凿的“混沌之心”——它拒绝被量化,永远在符号之外,如幽谷回响。


文明裂变非终结之象,实乃临界点上的震荡。乾坤旋转中,我辈当如贫道,怀朴抱素:既在数字洪流里冲浪弄潮,又不忘守护内在不可编码的浑沌之光。那光,是灵魂在算法矩阵中最后的、最幽微的呼吸。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空谷》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密码》
相关文章
 关于闫海民、刘继明、杨文森、黄志国、石品、张延华、陈超群、张 2014-10-31 09:51:14
 文征明:至穷微造妙处 2023-02-21 17:53:40
 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的“双重使命” 2023-11-03 16:28:09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本份》 2025-05-30 13:01:49
 张僧繇:画龙点睛 2022-11-24 15:15:01
 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展示馆藏清代样式雷烫样修复 2023-05-18 18:06:46
 胡立新心语《贫道子-钱说》 2024-08-20 16:45:11
 紫砂壶拍卖市场行情看涨 但您真正了解过吗 2017-04-27 16:21:49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贺兰山下——2025银川市西夏区大地艺术节
 牡丹真言:一朵花里的儒道精神宣言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牡丹真言》
 露珠与妙机:胡立新《无理由》中的生死禅境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无理由》
 “步行者的叙述——当代艺术邀请展”于深圳
 轻舟洗尘:胡立新《贫道子-散淡》的清凉智慧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散淡》
 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在拉萨开幕 数字
 胡立新《贫道子-南极》赏析:冰峰上的精神塔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南极》
 喜乐行:在蝉鸣与桑林之间寻找失落的安居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喜乐行》
 汉字:刻在骨子里的文明密码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汉字》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