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雪松无言道:一种超越计算的生存智慧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7-11 12:20:37 查看次数:48

雪松无言道:一种超越计算的生存智慧


胡立新《贫道子-雪松吟》以短短四句,构筑了一座精神雪峰。千年雪松在霜寒中挺立,“不思量”的生存姿态,却成为洞穿存在本质的哲思明镜。


首句“千年雪松战霜寒”如铁画银钩,时间维度上“千年”的绵长与空间维度上“霜寒”的严酷形成张力场域。雪松在此间“战”的姿态,不是喧腾的对抗,而是静默的持守。这种“战”已超越胜负,成为生命存在本身的庄严宣言。


“命数从来不思量”句如禅宗棒喝,雪松对“命数”的漠然态度,在当今精于计算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似苏轼“不思量,自难忘”中人类情感的幽微纠缠,而是对宿命的彻底超然。这种“不思量”并非愚钝,恰是参透生命本质后的大智慧——松树深知,生命的意义从不在于对结果的计量。


“乳水破岩培厚土”展示柔弱与刚强的转化哲学。以“乳水”之柔克“破岩”之刚,最终反哺“厚土”,构成完美的能量循环。这令人想起《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东方智慧。雪松深谙此道,在静默中完成刚柔相济的生命辩证。


“四时无念只等闲”抵达禅境巅峰。不执于四季流转,不让外物扰动本心,正是《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生动写照。此处的“等闲”绝非平庸,而是勘破世相后的从容自在,是“八风吹不动”的精神定力。


当现代人陷入计算与焦虑的漩涡,雪松启示我们:真正的生命智慧恰在“不思量”处。它教人放下得失的权衡,在存在本身中获取力量。雪松千年静立,以无言之姿诠释着最高生存境界——不计较命数的安排,不抗拒自然的法则,在顺应中成就永恒。


雪松的“等闲”实为生命最深的修行。它提醒我们:或许最高级的存在方式,恰是放下所有计算,让生命如松般在天地间自然挺立,于无思量中抵达至深至远的境界。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收成》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雪松吟》
相关文章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宋代绘画50图 2022-12-26 17:16:24
 时·空·塑:朱林文字雕塑作品展《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幕 2023-07-26 17:30:00
 宋佚名《洛神赋图卷》等中国古代人物画亮相辽博 2024-12-20 18:06:47
 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山水画家黄建华 2022-05-19 10:07:47
 篆刻的美,离不开书法和刀法 2023-03-23 18:24:51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楼疏影横斜》 2024-01-18 16:27:08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漏光》 2025-07-02 12:19:50
 大美绍兴——中国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邀请展在柯桥美术馆举行 2022-12-23 17:04:33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