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8-28 16:22:08 查看次数:30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经典即当代,当代可朔源,夯实吸地气,出彩居灵魂。

《贫道子-致当代艺术》一诗虽仅二十字,却似一柄锋芒内敛的精神刻刀,为当代艺术凿开了新的光路。其首句“经典即当代”便如石破天惊,斩断了时间性的线性枷锁——它宣告真正的经典绝非博物馆中的木乃伊,而是永驻于当下的活态智慧,是能与每一个“此刻”对话的精神源泉。这与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过去因现在而改变,正如现在为过去所指引”的深邃观照相映成趣。

“当代可朔源”一句妙用双关。“朔源”较“塑源”更凸显追溯与回归的本意,它要求当代创作不应是无根浮萍,而需如鲲鹏饮水,必归北冥。这悄然完成了艺术创作方法论的一次拨正:先锋性不必以断绝对话传统为代价,真正的创新恰在於对源头的创造性回溯。

“夯实吸地气”则将视角从苍穹拉回人间。它强调艺术必须将根系深扎於生活的沃土,汲取最质朴真实的养分。此句暗合中国文人“文章合为时为事而作”的传统,却又赋予其新的当代性——它反对的是那种凌空蹈虚、沉溺於自我指涉的苍白艺术,呼唤一种带着泥土气息与生命温度的创作。

末句“出彩居灵魂”如钟磬收官,将全诗推向精神高地。“出彩”不仅是形式的绚烂夺目,更是生命精神的璀璨绽放;而“居灵魂”则直指艺术的核心使命:它必须是灵魂的栖所,是超越表象直抵生命本真的探索。这与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的哲学追问异曲同工,完成了从“地气”到“天问”的升华。

全诗在结构上亦暗藏玄机:四句诗恰似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溯源-扎根-绽放”的艺术创造循环,亦契合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观。胡立新先生以极简之语,构筑了一个包容传统与现代、联结大地与灵魂的宏大艺术框架,为在商业化与技术化浪潮中迷失的当代艺术,重新锚定了那座不可或缺的精神坐标。

上一条:“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启幕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相关文章
 周思聪:我每画完一幅画,都像打了一次败仗! 2022-12-30 16:37:59
 百余作品“寻幽探胜” 立体呈现“三山五园” 2023-08-04 16:28:41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拓荒人》 2025-01-06 11:37:06
 故宫博物院85岁了 每年参观人次超千万 2010-10-12 09:51:23
 生活美学 艺术盛宴——瞩目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泛雕塑时尚 2022-07-15 21:17:59
 胡立新(贫道子)诗书画作品选 2024-02-07 10:36:36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南塘行》 2025-07-07 10:29:12
 美,由内而外的美,名家仕女画欣赏 2022-12-28 15:33:18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