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3年
唐太宗在位的第十七年
人到中年的李世民
开始怀念当年一起打江山的兄弟
于是他在长安城修建凌烟阁
表彰开国功臣二十四人
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今天一人一句话
带你秒懂这二十四个牛人
赵国公 长孙无忌


长孙皇后的哥哥、唐太宗的大舅子,一手扶持亲外甥李治当皇帝,后来干预李治换老婆,与武氏结怨,被贬自杀。
河间王 李孝恭


李唐皇室的远房亲戚,平定南方有功,却不居功自傲,晚年觉得自己的大宅子太过华丽,要卖掉再买座小院子。
莱国公 杜如晦


唐太宗两大智囊之一,为人善断,可惜英年早逝,之后李世民经常梦到他。
郑国公 魏徵


大唐第一诤臣,敢于犯颜直谏,好几次惹怒唐太宗,唐太宗将他看作一面分辨是非对错的“镜子”。
梁国公 房玄龄


唐太宗两大智囊之一,为人多谋,人称“房谋杜断”,身居高位二十年的政坛不倒翁,特点是怕老婆。
申国公 高士廉


长孙无忌兄妹的舅舅,北齐宗室之后,一手撮合了外甥女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婚姻,唐太宗很敬重他。
鄂国公 尉迟敬德


民间传说中的门神,唐太宗的头号保镖,唐太宗对他说:“我手持弓弩,你执槊相随,就算对面有百万大军我也不怕!”
卫国公 李靖


灭东突厥,平吐谷浑,一生征战数十载,跨越大半个中国,晚唐以后逐渐被神化,但后世流传最广的,是他与红拂女的八卦。
宋国公 萧瑀


典型的直男,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六遭罢相,另一个身份是隋炀帝萧皇后的亲弟弟。
褒国公 段志玄


唐朝版周亚夫,有一天夜晚,唐太宗派遣使者到达他的军营,段志玄闭门不让使者进来,说:“军门夜晚不能开。”使者无奈,只好等到天明。
夔国公 刘弘基


临终前给几个儿子分了奴婢十五人、良田五顷,说:“儿子们如果有本事,也用不着多留财物;如果没本事,这就足以温饱。”并把其他家产送给亲朋乡里。
蒋国公 屈突通


为人多愁善感,比较爱哭,率领隋军对抗太原起兵的李渊,被迫降唐后仍被认为是隋朝的忠臣。
郧国公 殷开山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最早去世的一个,大唐开国第五年就在随军征战途中病逝,到了小说《西游记》中成了唐僧的外公。
谯国公 柴绍


唐太宗的姐夫,名气比不上老婆平阳公主,与吐谷浑作战时用美人计,使二美貌女子翩翩对舞,吐谷浑军放下弓箭观看,柴绍乘其不备,发动袭击,大败吐谷浑军。
邳国公 长孙顺德


性格放纵,受贿的事情败露后,唐太宗不忍处罚他,在殿上当众赐给他几十匹绢,想让他知道羞愧,为人重视家庭,爱女去世后,悲痛得一病不起。
郧国公 张亮


早年在瓦岗军默默无闻,因为举报军中一个谋反者而崭露头角,晚年自己也被人告发谋反。
潞国公 侯君集


攻灭高昌,把支持玄奘西行的高昌国王吓死了,晚年卷入谋反案,被处死前请求唐太宗赦免自己的妻儿。
郯国公 张公谨


玄武门之变前把李世民占卜的龟甲扔在地上,敦促李世民下定决心,在玄武门之变中独自镇守城门,把太子李建成的援军拒之门外。
卢国公 程知节


原名程咬金,善用马槊,早年率领几百个古惑仔护卫乡里,后参加隋末起义,先后成为瓦岗、唐军的猛将,据说擅长钓鱼。
永兴县公 虞世南


贞观年间最有文化的大臣之一,博闻强记的超级学霸,能全文默写《列女传》,他去世后,唐太宗哭道,关于书籍的事务,再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了。
渝国公 刘政会


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在作战时被刘武周俘虏,仍忠心不屈,暗中向唐军泄漏刘武周方面的情报,上演“无间道”。
莒国公 唐俭


善于外交工作,不顾生命危险,出使突厥大营麻痹颉利可汗,随后李靖乘势袭破其众,唐俭脱身而回。
英国公 李勣


原名徐世勣,也就是民间故事中的徐茂公,年少成名,自称十二岁为无赖贼,十七岁为好贼,二十岁就做了将军,后随唐太宗平定四方,晚年明哲保身,备受荣宠。
胡国公 秦琼


战斗力爆表,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自称一生二百余战,流过的血多达数斛。在民间故事中是《隋唐演义》的男主角,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上图绢本为美国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黑白为光绪10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凌烟阁功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