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齐白石写蛙,简简几笔,蛙趣十足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02-14 17:00:39 查看次数:198

齐白石天赋聪颖,又勤奋刻苦,他幼时涂鸦,就喜欢表现周围熟悉的环境,十多年的雕 花艺匠经历,画像经历,数以千万计的写生、临摹和默画, 培养了他对人物特别是乡村自然物像惊人的洞察力和记忆力。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公认的杰作,是齐白石91岁时为老舍先生画的一幅水墨画。诗句是由老舍指定的。白石老人运用了联想手法,画面上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


▲1951年作蛙戏图


▲1954年作蛙声如鼓吹

齐白石能在中国艺术史上成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艺术题材选择对传统绘画的颠覆性,这显然与他下层农民的出身息息相关。

诸多只有下层平民才耳熟能详的物象,从来都不能登传统绘画大雅之堂的,都被齐白石一一摄入画中,并赋予其一种新鲜和泼辣的审美价值。

如农民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笊篱、柴耙、稻草垛等等,而鱼、虾、蟹、蛙,在齐白石作品中出现最多。


▲1947年作芋叶青蛙

他笔下的青蛙,就像是终日玩耍淘气的孩子,自由自在, 活泼可爱。事实上,不管是文人画兴起之前还是兴起之后,青蛙这种家喻户晓的物象似乎都不太为历代的艺术家关注,即使是以写生状物之精绝闻名的两宋也是如此,因此自然极少有机会进入中国传统的绘画题材库中而成为具有某种独特寄意的审美对象。


▲1949年作墨蛙图


▲芭蕉蛙趣


▲池塘初暖


▲荷花蜻蜓


▲荷塘蛙声图


▲青蛙蝌蚪


▲青蛙图


▲青蛙图


▲三蛙图


▲听取蛙声一片


▲蛙鸣图


▲蛙趣


▲齐白石 徐悲鸿1948年作 妙机其微 ‍

上一条:有季节特征的山水画更好看,名家笔下的春夏秋冬
下一条:古画里的小毛驴,太有诗意了!
相关文章
 胡立新居士——唾液:人体自带的抗癌第一道防线 2012-06-12 14:17:59
 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加密艺术的“弄潮儿” 2022-11-23 13:38:21
 传统艺术邂逅数字科技:《数境等观》亮相嘉德艺术中心 2023-05-16 16:30:38
 大芬原创画家唱响“高原情歌” 2009-07-29 11:12:59
 中国东北三省摄影艺术展览吉林巡展开幕 2024-08-09 15:32:55
 为万虫写照:白石老人经典虫草作品集 2023-02-16 16:19:53
 “纸·宣物语——当代纸媒材空间艺术展”安吉县山川乡开幕 2023-10-26 16:03:41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民本》 2025-05-26 10:56:04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