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东升》
送别多余事,旭日沐东升。负阴而抱阳,各就定妙机。序言刚开始,开篇初始年。千江施布道,长城永辉煌。乙巳写于北京香山
旭日东升处,大道至简时——解读胡立新《贫道子--东升》
香山秋色中诞生的这首《贫道子--东升》,以二十八字构建起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哲学宇宙。诗人胡立新以墨洗砚池,在"乙巳"这个甲子轮回的刻度上,用诗的语言解构了道家思想的精微玄妙,让阴阳二气在字里行间流转生息。
首句"送别多余事"如晨钟破晓,将老庄"大道至简"的智慧凝练成一道寒光。这里的"送别"不是世俗的离别,而是对冗余执念的断舍离,恰似《庄子·天道》所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当精神卸下层层负累,"旭日沐东升"的意象便自然浮现,这轮挣脱地平线的红日,既是自然景观的摹写,更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隐喻——如同《周易》复卦"七日来复"的卦象,昭示着生生不息的宇宙节律。
"负阴而抱阳"五字如太极图般旋转升腾,将《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哲学精髓化入诗意空间。诗人笔锋所指,并非简单的阴阳对立,而是在相生相克中寻找动态平衡的至道。这种哲学观照投射在"各就定妙机"的结句里,恍若看见八卦方位各安其位,四时节气循序而行的宇宙图景。万物在看似随机的运动中遵循着不可言说的天道,恰如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的哲学意境。
下阕笔锋转向文明长河,"序言刚开始"以《周易》"乾元资始"的气魄,将个体感悟升华为文明纪年的刻度。当"千江施布道"的壮阔画卷展开,我们仿佛看见老子的青牛沿江河传道,孔子的木铎声响彻中原。而"长城永辉煌"的收束,则超越了物质建筑的局限,成为中华文明精神长城的诗意写照——这道横亘千年的精神屏障,既守护着"道法自然"的文化基因,又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重构着新的文明形态。
在这首充满玄思的诗作中,香山的红叶与长城的砖石共同编织成哲学的经纬。诗人站在时空交汇处,以诗证道,将道家"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观照方式,转化为现代汉语的诗性表达。当旭日掠过香炉峰的瞬间,我们看见的不仅是自然界的晨昏交替,更是中华文明在返本开新中永续辉煌的精神日出。这种诗与道的互文,恰似陶弘景"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的山水玄言,在当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智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