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之舞:一首诗中的乾坤哲思
胡立新先生的《贫道子-龙凤呈祥》虽只四句,却如一把钥匙,轻轻转动间开启了一扇通往东方深邃哲思的大门。诗中“龙布时雨百业兴”一句,分明刻写着“时”字之重——龙并非随意播雨,而是应时而动,雨亦适时而落。这暗合着《周易》中“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古老智慧,天地万物皆在特定的时机中孕育、生长。百业兴盛的繁荣景象,非仅源于努力,更源于对天时节奏的契合与遵从。
再看“凤鸣朝阳大地醒”,凤凰在朝阳初升时鸣唱,唤醒沉睡的大地,这分明是“动”与“生”的象征。凤鸣唤醒的不仅是大地,亦是万物内在的生命力。当“满界祥云真明道”出现时,祥云充盈宇宙,仿佛在昭示“道”并非遥不可及的神秘之物。它如祥云般弥漫,充塞于天地万物之间,正如老子所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真理始终弥漫于万物之中。
“立定精进光大千”一句尤具深意。“立定”是扎根的坚定姿态,“精进”是向前的不断超越,二者融合则构成一种深邃的平衡——如同树的根系深扎大地而枝叶昂扬向上。由此生发的“光”,是内在修为自然外溢的能量,最终能“光大千”,即照亮三千世界。这呼应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内而外的推扩路径。
诗中龙与凤的意象,更是阴阳和合的完美象征。龙腾云布雨,是阳刚之力的释放;凤鸣朝阳,是阴柔之美的苏醒。二者的和谐共舞,揭示出宇宙间最根本的法则——阴阳平衡,刚柔相济。这种动态平衡,正是《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哲学对世界运行之美的最高礼赞。
《贫道子-龙凤呈祥》以精炼的文字,构建了一个动静相宜、内外贯通、阴阳和合的哲学宇宙。其最终指向的“光大千”,不仅是外在世界的照亮,更是内在修为臻于至境后,精神之光对宇宙的充盈与圆融——此光映照之处,便是天人合一的澄明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