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山岳的厚重与灯火的传续
胡立新先生《贫道子-父爱》一诗,于四句间以雄浑之笔勾勒出父爱如山的巍峨形象。其中“父爱执如山”一句,将父爱凝结为山岳般沉雄的永恒力量。山在东方哲学里,是“厚德载物”的具象化身——它静默无言,却涵养万物;它岿然不动,而承托天地。父爱如山的“执”,非执拗强横,乃是“天行健”般不息的承担与守护,如大地般承载子女生命全部的重量。
“正定传灯塔”一句,则使父爱从静穆的山岳化为动态的光明之炬。灯塔矗立于风波险恶处,其光芒穿透迷茫暗夜,为远行舟楫昭示归途。父亲正是这般“正定”的引路人,其精神光辉如灯塔不灭,照彻的是后辈前行的航道。此光非外在之照耀,实为内在心性之点燃——父亲以自身为灯芯,默默燃烧生命,只为点亮子女心中那盏明灯,使其在人生风涛中得以辨识方向,不迷本真。
尤为深邃者,是“得道万年基”的终极哲思。父爱非仅一时一地的关怀,其深远在于构建了生命传承的基石。父亲以如山之德、灯塔之智,为子女奠定了“得道”的根基。这“道”既是生存之道,更是为人立世之道。血脉由此延续,精神得以接续,家族与文化之河奔流不息。父亲作为“传灯者”,其生命价值在子女“得道”的明悟与代代相继中得以真正实现。
此诗短短四句,却将父爱从“如山”的厚重存在,升华为“灯塔”的精神指引,最终凝结为“万年基”的永恒传承。它昭示父爱如大地般承载生命,如星火般点燃灵魂,如磐石般奠基永恒。
在个体生命短暂的局限中,父亲通过赋予子女以“道”的根基,使自身生命价值得以超越时间。这种爱,是在“贫道子”的谦称之下,藏着一份天地般恢弘的担当——如山无言,如灯不熄,如道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