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父爱:山岳的厚重与灯火的传续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6-16 07:47:32 查看次数:31

​父爱:山岳的厚重与灯火的传续


胡立新先生《贫道子-父爱》一诗,于四句间以雄浑之笔勾勒出父爱如山的巍峨形象。其中“父爱执如山”一句,将父爱凝结为山岳般沉雄的永恒力量。山在东方哲学里,是“厚德载物”的具象化身——它静默无言,却涵养万物;它岿然不动,而承托天地。父爱如山的“执”,非执拗强横,乃是“天行健”般不息的承担与守护,如大地般承载子女生命全部的重量。


“正定传灯塔”一句,则使父爱从静穆的山岳化为动态的光明之炬。灯塔矗立于风波险恶处,其光芒穿透迷茫暗夜,为远行舟楫昭示归途。父亲正是这般“正定”的引路人,其精神光辉如灯塔不灭,照彻的是后辈前行的航道。此光非外在之照耀,实为内在心性之点燃——父亲以自身为灯芯,默默燃烧生命,只为点亮子女心中那盏明灯,使其在人生风涛中得以辨识方向,不迷本真。


尤为深邃者,是“得道万年基”的终极哲思。父爱非仅一时一地的关怀,其深远在于构建了生命传承的基石。父亲以如山之德、灯塔之智,为子女奠定了“得道”的根基。这“道”既是生存之道,更是为人立世之道。血脉由此延续,精神得以接续,家族与文化之河奔流不息。父亲作为“传灯者”,其生命价值在子女“得道”的明悟与代代相继中得以真正实现。


此诗短短四句,却将父爱从“如山”的厚重存在,升华为“灯塔”的精神指引,最终凝结为“万年基”的永恒传承。它昭示父爱如大地般承载生命,如星火般点燃灵魂,如磐石般奠基永恒。


在个体生命短暂的局限中,父亲通过赋予子女以“道”的根基,使自身生命价值得以超越时间。这种爱,是在“贫道子”的谦称之下,藏着一份天地般恢弘的担当——如山无言,如灯不熄,如道永存。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天机》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父爱》
相关文章
 广东另一个美术馆开馆:卢禹舜、范扬、方土水墨作品齐亮相 2023-02-06 16:09:01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一心游》 2023-09-28 22:06:18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红木礼赞》 2025-04-30 17:33:50
 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五大画派,你更喜欢哪一派? 2022-11-07 16:36:28
 坐看云起时 望远天地宽—— 望远中国画作品展在上城宋韵美术馆开 2023-04-29 16:27:31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4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专题研讨会:专业学位培养 2024-06-07 18:15:46
 “和”为贵 书画大师范曾追忆国学大师季羡林 2009-07-15 10:12:13
 ACG国际艺术教育携手798艺术节共育艺术新生力量 2023-09-27 15:55:31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刹那》中的永恒:一念三千与命途澄明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刹那》
 表象之下的秩序:《贫道子-现象》中的生存辩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象》
 胡立新《贫道子-玄境》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玄境》
 碰撞的形而上学:论冲突如何成为宇宙的第一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碰撞》
 胡立新《贫道子-屋漏》哲学解构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屋漏》
 胡立新《贫道子-流水韵依然》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流水韵依然》
 胡立新《贫道子-波涛浪涌》禅意哲理解读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波涛浪涌》
 胡立新《贫道子-圆点》禅意哲理解读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