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轻舟洗尘:胡立新《贫道子-散淡》的清凉智慧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7-23 17:42:27 查看次数:73

轻舟洗尘:胡立新《贫道子-散淡》的清凉智慧


胡立新以“贫道子”为号,自谦中深藏机锋。这首《散淡》仅四句二十字,却如一枚晶莹剔透的露珠,折射出澄澈的人生境界。诗中意象与哲思浑然相融,以轻灵之语承载厚重之思。


“轻舟载乘客”,表面写舟行水上,实则暗喻人生如逆旅。这轻舟不执着于沉重行囊,无挂碍,无执着,如庄子所谓“虚舟”般飘然。那舟上的“乘客”,亦非匆匆过客,而是与轻舟同体共在的行者,如《庄子》中“泛若不系之舟”的逍遥。而“风雨洗尘埃”,风雨在诗中并非困境象征,反如天降甘霖,涤荡世间沾染的浮尘。这是精神的沐浴,心灵在风雨冲刷后显露出本来明净——恰如禅宗所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日常修持。


“殊途漫悠悠”一句,以开阔的胸襟容纳世间歧路万端。人各有志,各循其道,诗人并无统一标准的苛求,反而欣赏这殊途同归的从容。“漫悠悠”三字,节奏舒缓,更显心境自在无碍。尾句“散淡亦清凉”是精神升华的结晶:散淡并非懒散颓唐,而是历经风雨后内心的主动放下与澄明,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通透状态;那“清凉”二字,更非肤浅感官之愉,而是生命卸下重负后所抵达的智慧之境,如庄子“心斋”后所感的虚室生白。


胡立新此诗,以现代汉语之简洁,承续古典诗词意象的深意。在当代生活的喧嚣中,他重新诠释了“散淡”的哲学——不是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清凉选择。轻舟虽小,能渡浮生;风雨虽骤,可净心尘;殊途各美,散淡自清凉。


这首短章如一滴露水,却映照出整个天空的澄澈。它告诉我们,在匆忙时代,真正的清凉不在远处,恰在放下执念后,心湖倒映出的那片无云晴空。


上一条:“步行者的叙述——当代艺术邀请展”于深圳宝安美术馆启幕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散淡》
相关文章
 艺汇丝路·相约敦煌——2023港澳艺术家“艺汇丝路”采风活动启动 2023-10-24 18:23:35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正道》 2025-05-25 08:12:03
 溢彩流光写风情——岭南水乡画派50周年纪念展举行 2022-11-18 16:07:20
 时隔70年再现:百余民间美术工艺品齐聚清华 2023-05-12 15:27:36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连云港》 2024-07-27 21:43:10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教学》 2025-09-09 12:07:26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揭晓 2009-11-10 15:25:34
 有季节特征的山水画更好看,名家笔下的春夏秋冬 2023-02-14 17:06:28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2025年宁夏群众廉洁文化主题书画展在银川启
 “文明之源——黄河流域始祖文化展”在甘肃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相聚》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朱丹》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教学》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749局》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王孙》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白露》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得意忘形》
 人气漫画家新作《虽然不完美但是没关系》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童秋》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布道》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低空》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布道》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