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资讯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道在犁锄间:胡立新《贫道子-随行》的尘世禅机


来源:中国民族书画院-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7-28 07:13:10 查看次数:41

道在犁锄间:胡立新《贫道子-随行》的尘世禅机


胡立新在《贫道子-随行》中,以“贫道子”自称,却铺展出一幅既扎根泥土又通脱宇宙的生命画卷。那“万古风月居长空”,寥寥数字便让亘古流转的时光与浩瀚长空中的风月凝成永恒之境,诗心直抵无限时空的交点。随后的“四时耕耘动地容”却陡然俯身大地,将四季轮回里默默不息的耕耘,与“动地容”的震撼相连——原来平凡劳动竟可拥有撼动乾坤的力量。


“播种固水踏船歌”一句,几组动作如珠玉串联:播种是生命的初萌,“固水”则暗含《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智慧,而“踏船歌”让劳作的艰辛在歌声里淬炼成精神升华的节奏。最终,“鱼欢相随映碧荷”,鱼荷相映之趣,分明是庄周濠梁之乐的亲切回响,澄澈水面映照出万物自得、天人合一的圆融境界。


此诗之妙,在于将“居长空”的宏大精神追求与“四时耕耘”的尘世行动无缝交融。作者非避世索居的修士,而是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般,于日常劳作中觅得道之真谛。那播种的手、固水的堤、踏歌的船,皆是修行道场。最末鱼戏碧荷的生动,恰是生命自由欢愉的象征,是劳动创造出的自然和谐,更是精神回归本真的光辉见证。


“贫道子”的“贫”,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精神的富足与超然。其道心既在“万古风月”的浩渺中遨游,亦深植于“四时耕耘”的泥土芬芳里。在胡立新笔下,生命的价值既在耕耘大地,更在劳作的汗水中映照出万古风月。于是“道”不再是玄虚概念,而是“播种固水”的踏实身影,是“踏船歌”的嘹亮回响,更是“鱼欢相随”中那份无挂无碍的澄澈心境。


真正的修行不在名山古刹,而在每一次弯腰播种时,在每一声踏浪而歌里。当我们的双手深深融入大地,那“万古风月”的永恒光芒,便会在汗水的折射下照亮每一寸平凡的日子。


上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无理由》
下一条: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随行》
相关文章
 李可染:画画要天天总结,千难一易! 2023-01-29 18:19:48
 “瞬间与永恒——中国当代陶艺邀请展”于青岛云上海天艺术中心开 2023-09-18 18:22:31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雪莲吟》 2025-04-16 17:26:28
 木刻里的“脊梁”:看鲁迅与新兴版画传统 2022-10-27 15:56:53
 今年青年艺术100年度展看什么?最全面展览单元一览! 2023-04-21 16:41:46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刘必新》 2024-05-10 18:04:04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寒石》 2025-08-01 17:38:07
 杨志中艺术简介 2012-05-08 10:43:21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信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物质》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现存》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智道》
 “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致当代艺术》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泉溪》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生灵》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烟花爆竹吟》
 全面解读贫道子的系列诗词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细胞》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真身》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归童》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灵异》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气场》
  阅读排行  
 谷枋鄄画作
 官景辉先生、宋家顺先生拜访胡立新居士
 著名书法家宋家顺先生为胡立新居士书写对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胡立新居士和世界胡氏宗亲会深切缅怀胡乔木
 胡立新居士为中国书协理事宋家顺先生书写—
 胡立新居士为中宣部官景辉先生书写——景辉
 胡立新居士——毛泽东欣赏的长联
 胡立新居士将赴香港出席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
  墨海文馨——王继良国画精品展在中国文字
 由齐白石天价看市场的疯狂
 西班牙画家达利尘封画作即将在纽约亮相
 拍卖价是否该成为收藏定价器
 胡立新居士出席百年乔木——纪念胡乔木诞辰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第二届领导机构名单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