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居秋》
金黄居秋色,空荡回气爽,缤纷追彩云,结果一青天。
《贫道子·居秋》以极简笔墨勾勒出秋日禅境,其妙处恰在“贫”与“丰”的辩证之中。诗人胡立新借“贫道子”之眼观照世界,使寻常秋景焕发出道家美学的灵光——那不是萧瑟凄清,而是剥离繁华后抵达的本真之境。
首句“金黄居秋色”以色彩破题,却暗藏玄机。“居”字将流动的光色锚定为心性容器,金黄不再是凋零的前奏,而是修成的正果。这种秋色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却更凸显物质简朴中的精神富足——道家“见素抱朴”的智慧,在此化作视觉化的禅定。
“空荡回气爽”深得虚实相生之趣。物理空间的空荡与生命气象的爽朗形成张力,恰似山水画中的留白。此句暗合王维“空山新雨后”的意境,但更强调内在宇宙的迴响。贫道子所居之秋,非枯寂之空,而是剔除冗余后获得的呼吸自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生命场域。
第三句“缤纷追彩云”展现动态升华。落叶纷飞本属寻常,诗人却赋予其主动追逐的姿态,使向下飘零转化为向上超升。这令人想起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但此处更近道家“乘云气,御飞龙”的逍遥。缤纷世界终将归于纯净,生命绚烂终指向精神超越。
结句“结果一青天”乃点睛之笔。将澄澈天空喻为秋日最终果实,颠覆了春华秋实的传统认知。这种果报不在枝头而在苍穹,暗示修行的圆满不在物质收获,而在心灵与天道的合一。与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豪情相比,此句更显浑融无迹,恰如《道德经》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终极境界。
全诗二十字构建出完整的修行路径:从拥抱秋色(接纳本真),到心空神爽(祛除杂念),经缤纷历练(人世修行),终得青天果报(天人合一)。这种结构与禅宗“见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异曲同工,却以更具东方诗性的方式呈现。
胡立新借贫道子之口,为我们这个喧嚣时代开出一剂清凉处方:真正的丰盛不在占有多少,而在留存多少纯粹空间。当现代人沉迷于追逐外在繁华时,这首小诗提醒我们——最高级的生活智慧,或许就藏在一无所有的富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