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呼唤非遗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0-10-12 09:41:31 查看次数:1641

  早在一百年前,随着西方教育学的传入,一门门崭新的学问——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新学,犹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而今天,又有一门新学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崛起。所不同的是,这门学问并不是简单的舶来品,而是在接受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产自中国本土的一门新兴学问,这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其实,中国人自古便有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春秋《诗经》、汉魏《乐府》、魏晋志怪、明清民歌的搜集、整理、出版且不用说,就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所进行的十套集成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都是很好的明证。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被作为一门学科及时地建立起来。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五十六个民族、文化遗产相对丰富的文明古国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那么,在全球化呼声震天的今天,我们是否已经有充足的理由去说,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门新学的条件已经成熟?

  作为一门新学,它的开创至少需要这样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该学科产生的可能性,二是该学科产生的必要性。那么作为一门新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创建它的这两大条件是否已经具备?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首先,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门新学创建的可能性。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传统文化尚未断流的国家。我们不仅拥有诸如故宫、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这样一类非常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有更为宝贵的建造这些物质财富的技术与经验——如已被中国政府指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御窑金砖制作技术、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琉璃烧制技艺、雕版印刷技术、景泰蓝制作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与经验,在中华文明血脉相传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诞生,提供了可能。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创建的必要性。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提供了部分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但随着传承队伍的老化、传承环境的改变以及现代传媒的迅猛冲击,许多非常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已经濒临灭绝。对此,我国政府早有察觉,实施了不少保护工作。

  然而,由于时间仓促,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理论的滞后与实践经验的匮乏,不但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的质量。实践一次次证明:仅仅凭借着我们既有的理论与经验,已经无法来指导今天这样一场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搞得不好,还会使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保护性破坏,历经磨难而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因为我们的无知而蒙受更大的损失。所以,尽早建立起既具中国特色又可与国际接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一门学问,它必须具有独特的视角与视野。那么,作为一门新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否已经具备了上述两大条件呢?答案仍然是肯定的。

  首先,作为一门新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独特视野。

  众所周知,在社会科学这一庞大的学术体系中,我们试图创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既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兴学科,也是一门边缘性很强的人文科学,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表演学、民间文学、建筑学等传统学科发生着相当密切的学术联系。

  但在承认这一共性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同时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具有自己的独特视野和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所关注的,并不是所有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生活知识与生产知识、传统节日、传统仪式以及文化空间,而是其中足以代表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那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视野和领域是相当独立的。

  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还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视角。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仅有独特的研究视野是远远不够的。除研究视野外,还必须具备独特的研究视角。这样才能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规律的研究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无人取代。与其它边缘学科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独特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探索,告诉我们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要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准确判断,就需要人们从传承主体、传承时限、传承方式以及传承物价值等多个角度,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从而将它从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事项中钩沉出来。

  二、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度挖掘,告诉我们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菁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事物是复杂的,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所呈现出的价值都会各不相同。同时,遗产价值虽是客观存在,但同样需要人类用自己的慧眼去不断发掘。保护遗产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发现的过程。

  三、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与保护规律的探寻,告诉我们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核心问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一步,便是厘清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然后再根据国外经验与本国实践,制订出一套严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上一条:申遗可缓,保护刻不容缓
下一条:迎国庆名家书画笔会在北京康铭大厦举行
相关文章
 胡立新居士作—八方风水占据十二生肖之吉凶方位 2011-07-25 11:23:07
 西方画廊扎堆香港:和时间赛跑 2013-03-29 10:12:25
 文化部:管理部门绝不参与艺术品鉴定 2013-03-29 09:56:58
 胡立新居士散文作品——拥抱皓月当空的夜晚 2012-03-21 09:27:48
 香港艺术市场2013的风向标之争 2013-03-29 09:45:23
 艺术品与奢侈品 你选哪个? 2013-07-25 13:21:10
 谁是书画板块的下一只潜力股 2013-07-25 13:13:51
 中国画艺术特色 2009-09-14 09:50:46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晋唐心印》
 新中国最优秀的二十部长篇小说
 吴昌硕:花果四屏
 黄宾虹写生秘诀
 齐白石笔下草虫世界,意趣盎然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研究院——民族风交流笔会
 由贵到雅 书画投资不得不知的六要素
 内地“烧钱”艺术大腕叹“艺术身份证”难打
 投资10亿元 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开建
 故宫研究院成立 2万余"宫藏"甲骨文有望解密
 艺评:给西方观众看什么样的中国当代艺术?
 艺评:偶然天价不代表艺术市场黄金时代到了
 舶来品中国受注目 铜章艺术品7倍增值
 民间糖画艺术:短命的艺术品可长期保存
 艺评:土豪怎么能来艺术品市场的真复苏?
  阅读排行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西湖”财富浙商当代艺
 “笔墨华彩”欧洲书法展作品展示
 当代书法家名录
 贺兰山岩画拓片品赏
 艺路阳光——迎接十八大、中国青少年艺术关
 书法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
 胡立新——亚洲艺术市场:中外拍卖行相互进
 胡立新居士——中国美术艺术院校目录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西湖”财富浙商当代艺
 胡立新——谈养生
 山西陶寺遗址:这里可能是最早的“中国”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 西湖”财富浙商当代
  歌山画水出东阳 亦佛亦道敢立新
 中华民族光彩慈善行启动
 胡立新诗书禅图片——王道永尊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