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诗词园地     书刊编辑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专业培训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经典展厅     当代名家     艺术资讯  
 
北京时间
新闻公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阅读文章
 站内查找:

文汇报:艺术节就要解放艺术 映照城市的文化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0-11-03 14:40:36 查看次数:1523
 
  选择合适季节、选择新奇的场所和空间,别出心裁地演绎艺术,往往能使观众对艺术再生新鲜感,因审美场合的变换引发审美趣味的新变;能使观众在好奇心导引下,重燃对艺术的激情。这只是艺术节解放艺术的一个方面,不断挣脱束缚艺术的绳索,给艺术插上翅膀自由翱翔,让艺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艺术节的追求 

  艺术节必定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写照 

  一次电视台做我的访谈,主持人突然发问:“艺术是什么?”让我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述,我未及琢磨,脱口而出:“艺术是一种品位,一种愉悦,一种情感方式,一种精神享受。”我知道与辞典上的科学界定相比,这样的阐释可能不完整不全面,但我自认为触摸到了艺术的核心与要义。由此我想到:“艺术节是什么?” 

  如果循着上述思路延伸,那么艺术节就是一场精神聚餐,情感集会,愉悦分享,品位追求。艺术节是一个城市的集会与狂欢,通过艺术节这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融合整个城市的各种元素,调动和焕发城市各个层面的光彩,丰富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内涵,使城市更具吸引力和包容性。 

  城市是艺术节的发生地。任何一个艺术节如果抛开它生存所依托的某个城市,就会像柳絮像浮萍;飘荡的无根的艺术节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依托着某个城市生存的艺术节,必定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写照与文化折射,体现这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情趣爱好、鉴赏水准以及组织秩序等等。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艺术节都以举办城市命名,标记彼此的血脉相连。 

  艺术节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合成,一种民族文化品质的阐发,一种世界文化的融汇,一种文化嬗变的载体,一种新生文化的孵化器。 

   “艺术就是教导我们生活得更好” 

  因此我认为,艺术节最大的好处是解放艺术。所谓解放艺术,就是不把艺术节束之高阁、藏于深苑,而要拆除藩篱,把它推到大众中去,创造每个人都能体验都能参与都能享受艺术的机会。平时,或因经济的拮据,或因时间的排拒,或因兴趣的阻隔,艺术不能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因艺术缺失显得艰涩沉重。当了15年爱丁堡艺术节总监的麦克马斯特爵士说过这样一句精彩的话:“艺术就是教导我们生活得更好。”艺术节把艺术的精灵释放出来,让她活跃在人们身边,活跃在城市各处,使大家的生活变得色彩斑斓、对生活充满憧憬。艺术节要创造一种氛围,让这座城市的人们,以及来这座城市做客的人亲近艺术、拥抱艺术。 

  遥想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爱丁堡艺术节创办之初,想来参加艺术节的演出方多于主办方的接待容量,于是一些演出公司就找了些废弃的旧舞台自己“秀”,边缘艺术节就此发迹。现在这一活力四射的艺术节甚至成了古老英国再造青春的象征。几乎在同一时期创办的奥地利布鲁根茨艺术节,由于没有合适的表演剧场,便在城镇的湖泊上搭建浮动的水上舞台。由此发展起来的艺术节,现在每年能获得1.7亿欧元收益。这样的探索与尝试,在我们自己的艺术节中也不乏其例。记得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时,我们把普契尼的《阿依达》搬到8万人体育场演出,大为轰动;三年后,我们又在同一场地上演情景歌剧《卡门》。这是歌剧的盛典,更是歌剧的普及,许多普通市民不但观赏了演出,而且参与演出。我们的艺术节演出,就像商业形态演变一样,正逐步从简单购买的消费发展到体验式消费。 

  传统剧场不是艺术节唯一的选择 

  世界各国艺术节都创意迭出,包括在演出场所方面另辟蹊径。传统剧场一不是艺术节唯一的选择,广场、湖畔、林间、社区等等,都是艺术可能的栖息地。去年我去参加澳大利亚帕斯艺术节,他们选的演出场地实在别具一格:西澳芭蕾舞团在半山坡一个天然的露天剧场演出,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悬崖,前面是一溜巨大青石板铺成的舞台,后面是阶梯式观赏台,一对对情侣或一户户人家在铺了毛毯的台阶上坐下,头顶繁星,远眺山坳间的万家灯火,近看青石板上的芭蕾表演,宛如天上人间。每年的帕斯艺术节期间,在这个特殊的山坡露天剧场演出14场芭蕾,票子总早早订购一空。 

  今年,我们的艺术节在江南水乡朱家角安排了三场特殊场所的演出:一场在课植园的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间,上演实景园林版《牡丹亭》,这仿佛是汤显祖《牡丹亭》的复原与再生,柳梦梅与杜丽娘在美景如画的庭园里演绎生死恋;另一场是在朱家角水都南岸8000平方米的大草坪上,演来自美国的大地竖琴多媒体音乐会;还有一场,是谭盾为艺术节开幕专门制作演出的《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在古镇老宅,在隔岸相望的古禅院前,在波光粼粼的水泊之畔,将音乐、河水、古刹、老宅、演员、观众融为一体,人在画中、画在人中,人在水里、水在人里,把室外当室内、把室内当室外,把现实当梦幻、把梦幻当现实;及至演出结束,中外嘉宾登上挂着红灯笼的木船在小河港汊间摇曳离去……“今宵是何年”! 

  这种对演出场所的颠覆、对艺术精灵的释放,某种程度上赋予了艺术更大的活力,是艺术节的匠心独运之处。选择合适季节、选择新奇的场所和空间,别出心裁地演绎艺术,往往能使观众对艺术再生新鲜感,因审美场合的变换引发审美趣味的新变;能使观众在好奇心导引下,重燃对艺术的激情。当然,这只是艺术节解放艺术的一个方面。创意无止境,不断挣脱束缚艺术的绳索,给艺术插上翅膀自由翱翔,让艺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艺术节的追求。 

  (作者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亚洲艺术节联盟主席)

 
上一条:文论天地:创作当代的经典性绘画
下一条:国画大家方楚雄:一位艺术家的慈善之心
相关文章
 胡立新居士作——我们有无数个快乐的理由 2011-08-17 14:03:41
 成龙批评内地接收古建 动机不良 2013-05-14 10:05:02
 杨卫:国家机构接受当代艺术 2013-08-23 10:18:11
 胡立新居士——客观地认知咒语和符咒术所蕴涵的积极暗示力 2011-08-17 13:59:04
 固守生命之本——精 气 神 2011-08-17 13:56:50
 胡立新居士开示——释迦摩尼给妓女阿末罗说法 2011-08-17 13:54:20
 胡立新和央视主持人方琼在“传递爱”(56个民族圆梦大型公益行动 2013-05-06 11:10:30
 旧报纸里夹范曾用名名画,是真是假? 2009-10-28 15:51:59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赞助商链接
  最新更新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晋唐心印》
 新中国最优秀的二十部长篇小说
 吴昌硕:花果四屏
 黄宾虹写生秘诀
 齐白石笔下草虫世界,意趣盎然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研究院——民族风交流笔会
 由贵到雅 书画投资不得不知的六要素
 内地“烧钱”艺术大腕叹“艺术身份证”难打
 投资10亿元 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开建
 故宫研究院成立 2万余"宫藏"甲骨文有望解密
 艺评:给西方观众看什么样的中国当代艺术?
 艺评:偶然天价不代表艺术市场黄金时代到了
 舶来品中国受注目 铜章艺术品7倍增值
 民间糖画艺术:短命的艺术品可长期保存
 艺评:土豪怎么能来艺术品市场的真复苏?
  阅读排行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西湖”财富浙商当代艺
 “笔墨华彩”欧洲书法展作品展示
 当代书法家名录
 贺兰山岩画拓片品赏
 艺路阳光——迎接十八大、中国青少年艺术关
 书法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
 胡立新——亚洲艺术市场:中外拍卖行相互进
 胡立新居士——中国美术艺术院校目录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西湖”财富浙商当代艺
 胡立新——谈养生
 山西陶寺遗址:这里可能是最早的“中国”
 2012年杭州首届“印象 西湖”财富浙商当代
  歌山画水出东阳 亦佛亦道敢立新
 中华民族光彩慈善行启动
 胡立新诗书禅图片——王道永尊

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书画艺术网 | 世界胡氏宗亲网 | 中外新闻网 | 国家民委 | 中国民族书法美术网 | 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 | 雅昌艺术网 | 课程导报 | 书行天下 | 中国民族书画旅游网 | 华人频道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
     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C) 2009-2015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
Copyright 2025, 版权所有www.mzwh.org. 联系邮箱: 在线QQ: